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崇禎八年  >>  目錄 >> 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

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

作者:我愛肥豬豬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我愛肥豬豬 | 崇禎八年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崇禎八年 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

乾清宮大殿中,應召而來的內閣諸人以及六部大小九卿的高官們列班右手,陽武侯薛濂等勛貴站班左邊,駱養性單獨站在階下偏中位置;崇禎高居龍椅上,李二喜侍立一旁。

溫體仁出列奏道:“啟奏圣上,前番山東巡撫朱大典、河南巡撫玄默上本告急,言及兩省旱情嚴重,多處府縣已現流民,且人數與日俱增。臣與內閣同僚商議,已命戶部下撥銀錢二十萬兩,令二人設法購糧安民;可兩省人口眾多,些許銀錢恐于事無補。再者旱情持續之下,當地有糧大戶俱是囤積避災,有銀也難買到糧食。臣等以為,是否以漕運分流,賑濟災民?還請圣上處斷!”

兩省的旱情正在蔓延開來,因為莊稼絕收而不得不逃難的流民越來越多,幸虧盧象升率軍將流賊趕出了河南,不然在流賊的裹挾下,大多數人為了一口吃的會選擇盲從,這樣流賊的隊伍肯定迅速壯大起來。

內閣的策略是用北運的漕糧在山東分流,就地賑濟災民。這個方法倒是可行,但不能太多。漕糧直接關系到京畿地區的穩定,每年四百萬石糧食都是直接供給京城及周邊地區的,要是中途分流過多,那京城百萬人口怎么辦?

雖然一年多來,在打井抗旱、曬糞肥田、修渠引水等措施下,皇莊及京城周邊地區的糧食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只是起到了對漕糧的補充作用,現下根本擔負不起完全滿足京城人口所需糧食的重任,還需大量的漕糧來解決吃飯問題。

崇禎兩年來一直為此做著準備,他知道現在的旱情還會擴散蔓延,而且會持續長達數年。

鄭家的船隊已經往北地運送了大約三十余萬石的大米,并且購糧將會連續不斷的進行下去,崇禎已自內帑中拿出了二十萬兩的銀子,用以支付鄭家的購糧和運費。雖然比鄭家實際支出少了許多,但這種姿態必須要做出。

按照鄭芝鳳的說法,這些糧食就不要朝廷給銀子了,全當鄭家捐輸就可。但人家是做生意的,銀子來的倒是很容易,可也不能無休止的索取,那就成了訛詐了。保護私產將會是以后改革的重大舉措之一,這個惡例不能開。

崇禎點頭道:“溫卿辛苦了,朕會自內帑中撥銀三十萬兩,從江南、廣東等地購買糧食以濟北地;漕糧今年可分流五十萬石出來,多了怕是會禍及京畿;鑒于災民日漸增多,朕已命漕運總督沿運河修建四座大型糧倉,兩省相應府縣官員要組織災民向運河移動,一是可以就近賑濟,二是有了人手,可以組織疏浚運河及其淤塞河道,并借運河水勢興修溝渠、開荒拓田,以便安置災民。”

溫體仁施禮道:“圣上此策甚佳,臣等回去后便會給兩省行文,促其盡快照辦!”

左都御史李邦華出列奏道:“啟奏圣上,臣以為,為防賑災中出現貪腐行徑,督察院應遣御史巡視此事,倘有官吏漠視朝廷綱紀,欲從賑災錢糧中撈取好處,御史便可依律嚴懲!”

崇禎贊道:“李卿所言甚是,不僅督察院要派御史巡視,朕也會命廠衛遣人巡查;天災已是難免,人禍更需防范!退朝后李卿便擇選干員即刻啟程前往,若有貪贓枉法者,四品一下可以當場處斬!四品以上由廠衛逮治入京!”

李邦華領旨退回班列。廠衛雖然令人不喜,但威懾力還是很大的。御史言官居于明面,廠衛則在暗中巡查,兩者可以互為補充。

崇禎眼瞅著侯恂似有話要講,遂果斷的想將話題轉移到英烈祠上面。還沒等他開口,侯恂已經搶先出列開口道:“啟奏圣上,老臣聞聽施憲臺返京,此次江南之行應當收獲頗豐吧?”

崇禎知道這老貨聽見風聲準備伸手要錢了,無奈之下開口道:“施卿確實剛剛回轉,退朝后朕會著人往太倉銀庫送去一百萬兩,侯卿盡可安心便是!”

侯恂樂滋滋的退了回去。現在只要查抄贓銀,侯恂必來分贓,在他看來,皇帝就是頭大肥羊。崇禎想到剛得來的銀子,還沒捂熱就得交出去一份,心里自是舍不得,可人家也是為了朝廷,不給真是說不過去。

崇禎接著道:“現今各省相繼出現旱災,內閣當未雨綢繆,盡早擬定對策;一旦大股災民出現,即刻采取有效之方略妥善安置。眾卿不可有任何輕視之心,山陜流賊之禍尚在眼前,絕不可使其再現!”

諸臣皆是行禮稱是。皇帝的話并非危言聳聽,現在流賊勢頭剛被遏制住,若是不好生想法安置新出現的災民,誰也不敢保證山東、河南有沒有人造反。

崇禎繼續說道:“朕原先所提建英烈祠一事,眾卿齊聲反對,朕亦知曉眾卿所思所慮,故拖延至今未得成建;奈何朕所言已在軍中廣為流傳,倘若朕食言而肥,今后朕如何取信天下?今日眾卿俱在,那就再議一議英烈祠之事,此事不能再拖延下去!”

溫體仁出列奏道:“圣上建祠之意乃以激勵軍民奮勇殺敵,戰歿后不虞有后顧之憂為初衷;當下太倉日益寬裕,圣上也常自內帑撥銀以恤官軍,月餉充足,更兼有撫恤燒埋永業,臣以為如此優渥之下,士卒敢不奮起?故建祠一事實為多此一舉!”

其余眾臣都是默不作聲。他們已經懶得和崇禎打嘴仗了,都是打定主意,無論皇帝說破天,就是堅決不同意建祠之事。燒埋銀、永業田我們就忍了,給他們一口飯吃也無所謂,可你居然打算給他們建祠,這太過分了!

崇禎嘆息一聲:“自我漢人建立屬于自家國土以來,無數大好兒郎為保家衛國,免受夷狄侵害而拋顱撒血;多少無名英烈喪身異地不得魂歸故土,正是這些英烈們的浴血抗爭,才換得我華夏百姓之安居樂業!現今大明之境況更是實證!眾卿可知,許許多多家人已逝的孤兒俱在軍前效力?他們在世上已無親人,為國捐軀之后其魂歸何處?何人為其拔除墳上之野草?更有何人在其于地下困厄之時為之奉上四時之祭?眾卿何不設身處地為其思量一番?”

在這個所有人都非常注重身后之事的時代,崇禎的一番話語從情理上講確實無可挑剔。

陽武侯薛濂慨然出列奏道:“圣上所言臣感同身受,臣代表軍中同袍,對圣上掛念將士之心深表感激!此舉若成,定能極大提升軍卒士氣,使官軍將士上下一心,為圣上平滅屑小,掃蕩群丑再立殊勛!”

衛時春出列奏道:“圣上日理萬機下,猶自惦念士卒之憂,臣等俱是深感圣恩!建祠一事已在軍中廣為傳播,官軍將士聞之俱是欣慰不已,現已是勢在必行之舉!否則士卒極易氣沮!陽武侯之言亦是臣之所思,還請圣上給有司下旨著手起建!”

二人提督京營至今,因少了文臣掣肘,在整頓軍紀,提高士卒戰力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這次建祠祭奠一事得到了京營以及勇衛營上下的一致擁護。這可是天大的榮耀,皇帝并沒忘記他們這群廝殺漢。月餉實額發放到手,戰死傷殘還有巨額補貼,圣上還要為光棍娶妻成家,這種種舉措之下,唯有死戰方能報答圣上的恩德。

楊嗣昌雖對建祠持反對態度,但他見崇禎始終堅持己見,而朝臣們則是堅決不讓步,這個關鍵時候必須得有人站出來和稀泥了。

于是他出列奏道:“圣上所言雖俱是實情,可大明立國以來,為之獻身的朝官文人亦是不在少數,現今圣上意欲單獨為軍卒建祠,怕是天下文人會群情洶涌,此非社稷之福也!臣以為若想成事,須得另覓他途方可!”(、域名(請記住_三<三小》說(網)W、ω、ω.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不光只有王承恩指出此間關竅,楊嗣昌也是看的清楚。這事要讓文武都滿意才行,不能偏重武將這邊。

溫體仁眼見楊嗣昌屢次出來搶風頭,此次言語間也是偏向皇帝更多一些,心里不禁對楊嗣昌的警覺度提高了幾分。

崇禎贊賞的看了楊嗣昌一眼,問道:“那依楊卿之意,此事該當如何?”

楊嗣昌奏道:“依臣之見,為國陣亡之士卒當在戰歿地設立陵園,由官府雇人專管日常清掃祭祀便可!至于在京城建祠大可不必!”

楊嗣昌的建議與后世各地的烈士陵園基本一樣,但也屬于開歷史先河之舉,不得不說楊嗣昌確實是個人才。

一眾朝臣對楊嗣昌的建議雖然還是不甚情愿,但比起崇禎提到的在京城建祠,還要禮部、兵部官員四時祭祀的想法來說,這個還能勉強接受,所以這次無人出列反對。

只要在大戰之地選一塊荒地圈起來就可,平日雇人看管,也不用官員去祭掃,這個法子能說的過去。

崇禎順勢道:“楊卿之言頗合朕意,此法可行!但京城建祠之事亦要進行!”

朝臣們頓時不滿起來,我們已經讓了一步了,你還要怎么樣?

禮部尚書劉宇亮出列奏道:“臣以為,本兵之建言已是極佳,圣上若是再有出格之舉,臣等怕是不敢茍同!”

薛濂等勛貴都是對劉宇亮怒目而視,這個老家伙仗著資歷老,居然敢明著頂撞圣上,要不要晚上派人翻墻進他家里嚇唬他一下?

一直沒說話的駱養性則是暗中考慮,準備派人搜集一下劉家的不法事,只要罪證充分直接逮進詔獄,讓他嘗嘗錦衣衛的手段。

崇禎擺手道:“劉卿稍安勿躁!除卻本兵之法,朕意將所有為國捐軀之忠魂全部請入英烈祠中祭奠,不分文武!今后凡對大明及黎民百姓有杰出貢獻之文武,其身后也要請入祠中享受朝廷祭祀!且朝廷會與其相配之謚號!”

此言一出,整個乾清宮一片沉寂,除了崇禎以外的所有人都在思襯皇帝后半段話中的含義,崇禎悠然自得的端起茶水品了起來。33小說m.33xs

小樣滴!這下看你們還反對不?

文武同享祭祀還好說,只能讓你們覺得朕還算公平,可那也得為國捐軀才有資格。

可后面這句話對眾人的震撼力可謂是無比巨大。

只要你對大明,對天下,對百姓有突出的貢獻,就算老死病死也能進祠享祭!還會有謚號!

雖說歷朝都有配享太廟一說,但這種待遇在兩百余年的大明可沒幾個,殿中諸人自問都沒資格入太廟。

可英烈祠給了大家一個機會,雖然比太廟的規格層次要低,可也是能讓朝廷公祭的無上榮耀啊,自己只要做出一番別人做不到的政績,說不定就能入祠享祭!

再說,若是文武皆可入祠,那就可以對外宣稱,本來皇帝只欲軍伍入祠,但在自己的努力抗爭下,最后迫使皇帝同意文人也可進祠享祭,這樣在文人中就會博得一個好名聲。

“臣贊同圣上之言,修建英烈祠一事刻不容緩!”一個洪亮的聲音打破了殿中的沉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崇禎八年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5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