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影帝  >>  目錄 >> 第474章 應該的

第474章 應該的

作者:蘇釋晨來了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蘇釋晨來了 | 大影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影帝 第474章 應該的

存在主義創始人,海德格爾在其代表作《存在與時間》中曾經闡述這樣一個觀點:向死而生的意義是,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

所以在我們影像中,往往有惡人經歷生死,然后大徹大悟,從心理學上是絕對成立的,但在現實生活中,結局往往不是大徹大悟,往往是死不其所。

蘇葉的自問得出了答案,他并非純粹的喜歡電影,并非純粹的喜歡演戲,他所喜歡的是演戲時候的身心投入,他所喜歡的是演繹完每一個角色之后帶來的體驗,他所喜歡的是影迷們因為他的電影,哭笑各異。

他所喜歡的是這些,并不純粹,甚至于說一點都不純粹。

“原來……我所享受的是存在感。”

蘇葉緩緩的閉上了眼睛,他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原來一直以來,他都是在找存在感而已。

從水藍星穿越到藍星,缺失最大的就是認同,蘇葉就算表面上不展露,甚至于自己都沒有發現,在內心中他依舊將自己當外來的。

人的陌生感、孤獨感以及恐懼感,這三種感覺是最難以消除的,而他就占據了陌生感和孤獨感兩種,即使有很多朋友,即使有很多粉絲,依舊不足以讓蘇葉心中的這兩種感受消除。

所以他才要不停的演繹電影,拼命的演繹,蘇葉需要影迷的認同,原聯說得對,電影就是蘇葉的藥。

“砰砰!”

清脆的敲門聲響起,然后傳來熟悉的聲音:“身體有沒有不適,我進來了。”

原聯推門進入,手中端著一碗田園粥,后面跟著洛知兮。

兩人用目光交流,在眼神交錯間,短短十幾秒,就已經完成了好幾輪對話。

翻譯出來是這醬紫的……

“蘇葉的情況比剛剛言奏形容得要壞很多。a計劃不能用。”

“b計劃?”

“不清楚蘇葉現在心境到底是什么程度,b計劃容易弄巧成拙,還是c計劃保險安全。”

“我直覺告訴我,c計劃的作用微乎其微。”

“我開口還是你開口。”

“兩人一起。”

現實來說。洛知兮和原聯皆屬于話少,雖然兩人話少的原因不同,但平日也是不可能說這么多話的,但剛才兩人目光接觸十幾秒,就能夠代替如此大一段對話。

不得不說。這種對話方式,也就是原聯和洛知兮獨有的。

想想那個畫面,洛知兮縮在角落里,原聯收集著資料,兩人時不時的對視,表面上兩人一天都沒有交流,但實際上交談了一天。

“葉子把粥喝了,兩天不吃東西,對身體不行。”原聯冷靜的道:“無論以后干什么事情,身體都是基礎。不能把基礎弄壞了。”

原聯話音一落,洛知兮沒有空隙的接話:“委托給我的七葉慈善基金會,有變動。”

蘇葉從不認為他是一個圣母,但卻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人是選擇不了出生的,那么為什么你就能夠出生衣食無憂,出生就獲得良好的教育,出生就有好父母?

上輩子積德?蘇葉不是賈金旺,他是無神論者,烏托邦一開始就不存在。所以條件好的應當擔負更多的責任,這是蘇葉堅持做慈善的原因之一。

每年工作室會拿出10的收益做慈善行業,主要是捐助教育這一塊,而七葉這個名字就是代表著工作室的七人。標志是七葉草,這一份是七個人一起的。

還沒完,然后蘇葉他個人還會捐出每部片百分之十的片酬,資助農村大學生,不提工作室的一筆,想想看蘇葉前年在胡潤榜進入前二十。去年前十,今年是要擠進前五,如此高收入,百分之十當真是不少。

當然,這件事情是媒體不知道的,目前慈善基金是由洛知兮與葉爍管理。

“有什么變動?”蘇葉睜眼,掙扎著坐起身子,雙眼直勾勾的看著洛知兮,就跟看天花板時目光一致。

“去年我們去黔中山區新建了一所希望小學,校長希望明天的校慶日,你能夠參加。”洛知兮說完之后還補充了一句:“孩子們也很期待。”

蘇葉聽聞后發呆了將近一分鐘,才開口道:“阿聯你安排安排,明天去。”

“既然明天有安排,今天先把粥喝了,否則你的樣子不要說慰問小朋友了,反而會嚇到。”原聯將手中熱騰騰的田園粥放到蘇葉的手中,并且起身為其披上了一件大衣。

蘇葉看了看手里的碗,碗里的粥,粥中的勺,保持這個動作一兩分鐘后才拿起勺,小口粥小口粥的吃。

大概吃了五六勺,也就相當于平日喝的一口,蘇葉就將碗放下,并且搖了搖頭道:“不想吃了。”

“我想一個人呆著。”蘇葉舉目看著原聯。

洛知兮陷入了思考模式,原聯將手中的一疊a4紙放在了桌上,道:“翻拍《罪孽》的劇本,葉子你要挑戰的角色代二三,有興趣就看看。”

蘇葉鼻音嗯了一聲,目送原聯和洛知兮離開房間,目光收回,停留窗外的樹上,窗外有兩棵樹,一棵是梨樹,另一棵也是梨樹。

就像魯迅先生在散文敘事詩《秋夜》的第一句話就是: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種語落,的確是廢話,但也真真就是當時目光瞧見的東西,從左到右看過去,梨樹……還是梨樹,僅此罷了。

相信魯迅先生也差不多如此吧,《多情劍客無情劍》中,李尋歡與阿飛曾有這樣一段情節。

“你看,這棵樹上的梅花已開了。”

“嗯。”

“你可知道已開了多少朵?”

阿飛回答:“十七朵。”

李尋歡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凍結了。

因為他數過梅花。

他了解一個人在數梅花時,那是多么寂寞。

李尋歡了解阿飛的寂寞,同樣蘇葉也了解李尋歡、阿飛的寂寞,因為他數了,此時窗外兩顆梨樹,開花五十三朵。

朵朵芳香,朵朵美艷。

ps:就問一句,敢看正版嗎?一個月十塊不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影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