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我是木匠皇帝  >>  目錄 >> 第五百二十七章 計劃

第五百二十七章 計劃

作者:獨坐池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獨坐池塘 | 我是木匠皇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是木匠皇帝 第五百二十七章 計劃

臘月二十九,距離大年三十不過一天了,整個京城都彌漫著喜悅的氣氛。天空中偶爾會有雪花飄落,隨著北風不斷的飄搖,雖然大街上很冷,可是行人還是很多。

紫禁城到處都是忙碌的宮女和太監,皇宮里的年自然要隆重一些,雖然天啟皇帝下旨縮減了很多,可是也不能太寒酸。整個皇宮全都不知布置的更加富麗堂皇,充滿了貴氣。

“看著點,怎么回事你們?都看什么呢?那個柱子在好好的擦一擦。”王承恩站在臺階上,看著以為總管太監不斷的招呼,眉頭微蹙著。

看了一眼身邊的一個小太監,王承恩臉色微沉道:“去把劉濟給咱家叫過來。”

小太監恭敬的答了一聲,不敢有絲毫的耽擱,快步的向那個說話的管事跑了過去。拉住那個管事,低低的和他說了幾句,便示意他朝王承恩這邊看了一眼。

“王公公,您老什么時候來的?有什么事情吩咐一聲,小的過去啊!”劉濟帶著獻媚的笑容,恭敬的給王承恩行李,一點都不敢馬虎。

緩緩的點了點頭,王承恩看了一眼周圍干活的人,沉聲說道:“劉濟,你也是這宮里的老人了,宮里面的規矩你不懂嗎?在這里大呼小叫的,打擾了皇上休息,你擔待的起嗎?”

王承恩的話語很輕,聲音也不是很大,不過聽在劉濟的耳朵里仿佛晴天霹靂。連忙跪倒在地,一邊磕頭一邊道:“王公公,小的知錯了,公公恕罪!”

擺了擺手里的浮沉,王承恩皺著眉頭道:“起來吧!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樣子,大過年的給誰看啊!好好的做事,不要得意忘形!”

“是,公公,小的知道了!”劉濟連忙從地上爬起來。點頭如搗蒜。

沒有在理會劉濟,王承恩轉身向天啟皇帝的暖閣走了過去,這對他說不過是一件小事,平日里他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奴卑參見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千歲!”距離暖閣不遠,王承恩便看到了走過來的天啟皇帝,連忙跪倒在地。語氣恭敬的行禮。

對著王承恩點了點頭,張皇后笑著看著王承恩,道:“王公公,下次就不用行這么大禮了,都不是外人。”

王承恩頓時心理一喜,不過臉上卻沒有絲毫的表露。只是恭敬的道:“奴卑謝皇后娘娘!”

見王承恩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張皇后也沒有在說什么,而是將目光轉向了一邊的暖閣,有些擔心的道:“皇上還在處理國事嗎?明天就要過年了,也不知道歇一歇。”

“回娘娘,內閣首輔大學士孫承宗孫大人在暖閣里,皇上和孫大人在談論國事。奴卑也不敢打擾。皇上讓所有伺候的人全都出來了,想必是和孫大人在商議什么大事情。”王承恩躬著身子,臉上的表情有些嚴肅,他很明顯的感覺到天啟皇帝在這個時候將孫承宗召冇進宮,事情肯定是不尋常。

緩緩的點了點頭,張皇后的臉色也嚴肅了起來,對于孫承宗大明朝沒有人敢小視。現在皇上只有自己這個一個兒子,孫承宗又是天啟皇帝的老師。還是皇上冊封的太子太師,重要性不言而喻。

靜靜的看了暖閣一會兒,張皇后的心思不斷的翻轉,最后慢慢的恢復了平靜,對著一邊的王承恩道:“本宮先走了,公公告訴皇上本宮來過了!”

“娘娘放心,奴卑明白!”王承恩連忙應下。臉上沒有絲毫的變化,似乎并沒有看到張皇后變幻的臉色。

“公公辦事本宮自然放心,一切就拜托公公了,本宮就先回去了!”張皇后笑著點了點頭。轉身向后坤寧宮走了過去。

等到張皇后走后,王承恩的目光看向了暖閣的大門,雖然他很好奇天啟皇帝和孫承宗在說什么,可是王承恩也知道,有些事不是他能知道的。

此時天啟皇帝和孫承宗相顧無言,孫承宗的手上拿著一份奏折,神情在不斷的變幻。良久輕輕的嘆了口氣,神情復雜的道:“皇上,臣覺得這件事情這樣了結也是最好的結果了,人都老了,還是回家吧!”

笑著看著孫承宗,天啟皇帝有些玩味的道:“朕早就想到先生會這樣說,這份奏折等到過完十五吧!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朕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皇上寬宏大量,不過臣有一件事情沒想明白,韓礦乃是內閣大學士,怎么會和建奴的奸細有勾結?那個寧完我居然以門客的身份在韓礦的府上,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隱情啊?”孫承宗眉頭微皺,輕輕的捋著自己的胡子,有些遲疑的說道。

天啟皇帝的面容也嚴肅了起來,沉吟了半晌道:“先生你也知道,遼東的貪腐案牽扯了那么多人,可是朕心里清楚,并沒有將所有人全都揪出來。朕不是不敢,實在是不能。當時朕剛剛登基,根基未穩,能做到那種程度,已經是出格了。”

看著漸漸成熟的天啟皇帝,孫承宗的臉上滿是欣慰,這個年少的天子已經開始像圣明天子蛻變了。輕輕的舒了口氣,孫承宗語氣輕快的說道:“是啊!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這樣的結局自然是震動最小。有了這樣的結局,原因是什么,也就沒那么重要了。”

將手里的奏折放下,孫承宗臉上的神色極為復雜,當初自己在前線和建奴拼殺,韓礦這些人在后面給自己拆臺。于公于私,孫承宗都不會高興。

不過現在韓礦已經上了請辭的折子,天啟皇帝還將這份折子交給自己決斷,顯然是給足了自己面子。孫承宗自然明白怎樣做才是最好的,怎樣做才是最有利的,選擇自然不會讓天啟皇帝失望。

點了點頭,天啟皇帝目光看像暖閣的大門,仿佛穿透了大門,看向了遠方,道:“世界上不是什么事情都要清楚的,有些時候糊涂一些沒什么不好。”

“皇上圣明!”孫承宗臉上很是嚴肅,看著天啟皇帝的眼中滿是欣慰。天啟皇帝做事越來越老辣,手段也越來越高明,孫承宗提著的心終于松了口氣。

收回飄渺的目光,天啟皇帝臉上又嚴肅了起來,目光中閃動著掌控的光芒,道:“明年朕會準了韓礦的奏折,至于那些同黨。朕也要好好的查一查了!”

孫承宗自然明白天啟皇帝查一查的意思,不過他卻沒有說什么。兩年過去了,天啟皇帝的地位已經不可撼動,自然要著手徹底的掌控朝堂。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本就是官場的規矩,沒有什么好說的。

似乎這件事情告一段落了。天啟皇帝從一邊拿起一本小冊子,遞給了孫承宗,道:“先生看看吧,這是朕想了好久的東西。”

見天啟皇帝神情如此嚴肅,孫承宗自然明白輕重,用力的點了點頭,伸手接過了小冊子。慢慢的翻動了起來。

小冊子并不厚,裝訂的也很粗糙,翻開一頁,里面的字也不是很好看,一看就知道是天啟皇帝的字。過當看到開篇的一句話,孫承宗還是覺得被深深的震撼了,因為上面寫著:官紳一體納稅,均田攤丁入畝。

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二個字。可是孫承宗卻覺得重如千斤,怎么也不能翻動。目光盯著這十二個字,孫承宗的臉都在不斷的抽動,冇身子都有些輕微的顫抖。

不知道過了過久,孫承宗慢慢的抬起頭,看著天啟皇帝,滿臉驚疑的道:“皇上。這!”

“朕研究過張居正改革的內容,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一條鞭法和考成法,朕覺得那個考成法很好,便沒有再寫什么。不過朕對一條鞭法有著很多的想法。這就是朕的一些想法,先生給看看吧!”天啟皇帝面容很是嚴肅,臉上的帶著不容置疑。

心神一陣恍惚,不過孫承宗很快便清醒過來了,看到天啟皇帝的神色,孫承宗知道這是天啟皇帝已經想好的了。自己要做的不是怎么阻止這件事情,而是怎么幫天啟皇帝把這件事情變得更好。

輕輕的舒了一口氣,孫承宗慢慢的將小冊子翻開了,仔細的看了起來。臉上不斷的閃動著異樣的神色,目光不斷的轉變,時而皺眉頭,時而低頭沉思。

小冊子上的內容不多,概括起來就是兩點,其一便是官紳一體納稅,另外一點便是均田攤丁入畝,正是天啟皇帝在最前面寫到兩點。

這里面官紳一體納稅很好理解,直接取締了最重要一條祖制,那就是士紳官員和王公貴族不用納稅的特例。光是這一項,便足以撼動天下了。這是在和大明朝的統治階級硬撼,天啟皇帝在里面寫了實行的必要性,以及怎么實行,寫的很是詳細。

看完第一項之后,孫承宗緩緩的抬起頭,目光炯炯的看著天啟皇帝,臉上帶著幾分激動,道:“皇上,這件事情難度頗大,是不是在考慮一下?”

孫承宗的心理也有擔憂,如果天啟皇帝的信心不堅定,只是一時這么想,那么這件事情不做也罷。縱觀歷史上的改革,失敗的原因很多,可是主要的是統治者在最后反悔了。如果天啟皇帝的決心不夠,改革的事情不提也罷。

目光緊緊的盯著孫承宗,天啟皇帝以前所未有的嚴肅深情,聲音堅定不移的道:“朕心已定,雖千萬人吾往矣,哪怕是要派兵平叛,哪怕是被人逼著退位,朕也絕不退縮。”

猛地站起身子,孫承宗撩起衣服跪倒在地,顫抖聲音說道:“皇上圣明,臣愿為陛下先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天啟皇帝走過去將孫承宗攙扶了起來,笑著說道:“愛卿這樣的大臣多了,自然是朕的福分,那時有什么不能去的。”

雖然這么說,可是天啟皇帝知道,只要自己還需要依靠這個階層統治,那么自己這個改革必然會失敗,這是被歷史充分證明過的。哪怕自己改革成功了,恐怕自己死后也會被人改回來,這一點是絕對不能要的。想要將改革徹底的推下去,除非是造反建立新的國家,當然天啟皇帝不可能這么做,那么只剩下一條路可以走了,那就是改變自己的統治根基。

經過兩百年的發展,大明朝的官紳已經是大明統治的基石了。想要挖開這些人,那就等于在自掘墳墓。這一點要不得,不過打破舊有的,這也是必然的趨勢。

沉吟了半晌,天啟皇帝才將腦海中的想法甩掉,自己的這個龐大的計劃如果要實施,恐怕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將目光看向孫承宗。見他有在看自己的小冊子,天啟皇帝笑著在一邊靜靜地等待。

關于第二條均田攤丁入畝,孫承宗的臉上越看越高興,從新測量天下的田地。以村鎮為單位,將這個村鎮的所有天地平均的分給每個百姓,嚴禁土地買賣和兼并。然后按照土地進行納稅。取消人頭稅和其他的徭役。

這樣做百姓除了土地的賦稅,其他的賦稅便不用再交了,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百姓的負擔。這個看似非常好的政策,可是孫承宗知道這個實行起來,或許比第一條更難。不過只有第一條成功的實行了,第二條才有了推行的條件。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投獻之風是非常嚴重的。那些享受著不納稅政策的人,百姓非常愿意將自己的土地投獻到他們的家里。畢竟不需要繳納朝廷的賦稅,每年只需要給投獻的人一些租子,相比之下百姓獲得利潤更多了。

在小冊子的最后面,天啟皇帝寫了開征商稅的問題,成立一個專管天下商人的衙門。只有在衙門里面備案的商號才能經商,并且每筆交易都需要交稅,

慢慢的合上手中的小冊子。孫承宗能夠體會天啟皇帝的良苦用心,也能想象如果成功了,大明朝必定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不知道最后會變成什么樣,可是孫承宗十分的清楚,大明朝會前所謂的強盛,超越歷朝歷代的強盛。

“皇上,不知道皇上的改革要什么時候開始?”孫承宗有些擔心的看著天啟皇帝。這樣的改革觸動太大了,孫承宗的心里也沒有底。

“先生,這東西只是讓先生看一看,暫時還是不會用的。從明年開始。朕就要為改革作準備,朕準備花費三年或者五年的時間來打基礎,只要時機成熟,朕既然會掀起這兩項改革。”天啟皇帝面容異常的嚴肅,臉上帶著躍躍欲試,不過眼中卻帶著克制。

深深的松了一口氣,如果天啟皇帝明年就要這樣改革,孫承宗是絕對不會同意的。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剛剛獲得穩定,恐怕也會在瞬間被打破。天啟皇帝能夠有這樣的想法,孫承宗的臉上滿是欣慰。

“先生有什么話想說嗎?但講無妨!”見孫承宗盯著自己看,天啟皇帝有些莫名其妙,便開口問道。

緩緩地搖了搖頭,孫承宗的眼中帶著敬佩,沉聲說道:“皇上沉穩了,做事有自己的想法,老臣欣慰。大明中興有望,臣感慨良多啊!上天將皇上賜給大明,是大明之福,萬民之福!”

拍馬屁的話聽得多了,天啟皇帝早就習以為常,可是不同身份的人拍馬屁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孫承宗這樣說,天啟皇帝就覺得很舒服,絲毫不覺的厭惡。不過天啟皇帝還是擺了擺手,道:“先生過譽了,朕還年輕,還需要先生輔佐啊!”

“老臣只是實話實說,皇上畢竟成為一代圣主,老臣堅信不疑!”孫承宗依舊搖了搖頭,臉上沒有絲毫的改變。

擺了擺手,天啟皇帝笑著看著孫承宗,道:“先生,這樣的話就不要說,朕還有一件事情想要問先生!”

“皇上賜教,臣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孫承宗連忙躬身施禮,沉聲說道。

點了點頭,天啟皇帝臉上閃過一抹難明的表情,想了想才緩緩地道:“先生,關于太子的事情,朕不知道如何決斷啊!請先生教我!”

沒想到天啟皇帝說的是這件事情,孫承宗的心頓時提了起來,自古以來奪嫡都是慘烈無比。不過天啟皇帝現在只有一個兒子,并且年紀也不大,這件事情還真不好辦。不過孫承宗也知道已經有人像天啟皇帝上書了,希望天啟皇帝早定國本。

低著頭想了想,孫承宗面容嚴肅的道:“國本乃是國之大事,不可不慎。自古以來,太子無非是立長立賢,再也沒有別的辦法。皇長子乃是嫡長子,名義上名正言順,至于為人現在也看不出來。不過老臣覺得這件事情到不是很急,皇上現在春秋鼎盛,倒是沒有必要太過急躁。”

看著諱莫如深的孫承宗,天啟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這幾日無論是宮里還是朝堂上,似乎都在關注著這件事情。天啟皇帝現在也是沒理出個頭緒,畢竟現在皇子太小,自己也還沒到二十歲,立太子總覺得怪怪的。

本文字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我是木匠皇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9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