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蜀臣  >>  目錄 >> 第399章、追否

第399章、追否

作者:茶漸濃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茶漸濃 | 蜀臣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蜀臣 第399章、追否

鹯陰渡口的戰事雖是以漢軍大捷告終、繳獲的糧秣與輜重無數,但形勢卻不容樂觀。

蓋因漢軍足足喪損了近五千將士,且傷殘者無數。

反觀因士氣崩潰而敗的魏軍,臨陣被殺者并不多,俘虜竟有萬余人。

這便給漢軍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如若沒有及時將這些俘虜處置得當,待郭淮部領軍趕到,漢軍恐會先勝而后敗。

無他,大勝之后的將士必然會士氣松懈,且傷亡太多的各部必然需要時間休整、重新整編行伍與磨合默契方能形成戰力。如此情況下,面對一直養精蓄銳、兵力更眾的郭淮部來襲,漢軍在迎戰時何來多余的兵力壓制俘虜不暴動?

是故,魏延一夜未眠。

翌日一早便派以丞相賦予的便宜行事之權,遣信使趕赴祖厲縣,讓趙廣、王平與句扶三部輕裝北上鹯陰合兵。

其中,趙廣部將要配合廖化與張翼兩部士卒押送俘虜和護傷殘將士歸隴右;而王平與句扶部則是與他一并迎戰郭淮,且還要趕赴媼圍縣將鄭璞接應歸來。

以兩千將士迷惑魏軍的鄭璞,無有他的接應,是無法從媼圍脫身歸來的。

至于張苞,則是督領兩千士卒將糧秣輜重以及繳獲的霹靂車,入鹯陰城塞戍守了。

此乃丞相預定的調度。

此戰之后,不管日后魏軍是否再度驅兵困守鹯陰,漢軍即使有心再來救援,亦無有糧秣可出兵了。故而,唯有以兼元勛之后與皇后之兄身份的張苞入鹯陰,才能令戍守將士們在被圍困時,不會生出朝廷將他們棄之的心思。

其中還有一小插曲。

張苞在領命時,還私下懇請了魏延首肯一事。

他想將夏侯儒的尸首收斂,且從俘虜中挑選數名降卒護去高平城轉與夏侯霸。

不管怎么說,夏侯氏乃夏侯淵的從女、與夏侯儒是同宗從兄妹。

當年夏侯淵戰沒于漢中之戰,夏侯氏得悉后乃征得先帝劉備首肯,收其尸首安葬。張苞雖然非夏侯氏所出,但亦不會坐視夏侯儒暴尸荒野、淪為狼群與鳥雀之食。至于夏侯霸是將之就地安葬還是令扈從護歸譙沛桑梓,那就與他無干系了。

對此,魏延無不可。

雖隸屬不同,但不辱敵將遺體乃是武人的恪守。

反正以他的名聲與過往功績,也不需要將夏侯儒傳首成都來夸耀武功。

一切調度罷,魏延便督令士卒打掃戰場、修筑防御工事,靜待郭淮部的歸戰。

但他白費了功夫。

卻說,在費曜第一次遣親衛示警后,郭淮已然定下了分兵之策。

但兵馬還未開拔,費曜的信使再至,攜來了魏延部已然開始攻打夏侯儒營寨的軍情。這次,秦朗與夏侯獻等將率皆不再對郭淮的推演有異議,乃全軍倍道兼程趕歸來救援。

然而夏侯儒敗亡太快了。

一夜之間營寨告破、近兩萬士卒覆滅,這個軍情讓郭淮不得不下令全軍止步、招聚所有將率共軍議。

非是覺得此軍情不屬實。

抑或者是分析夏侯儒部為何敗亡得如此迅速、推斷蜀軍以寡破眾的因素。

而是如何自救!

隨著鹯陰之困被魏延化解,他們已然淪為孤軍了。

都督司馬懿正督領著關中主力與蜀相諸葛亮在五丈原對峙,而高平城在分兵往京兆后與防御蜀軍出蕭關后,并沒有以大軍前來接應他們的實力。

留給他們的選擇,唯有兩個。

一乃是向死而生,趁著蜀軍攻破夏侯儒營寨后的師老兵疲,他們棄輜重急行軍歸戰,一舉沖破蜀軍的遏道入旱平川,取道鹯陰城塞東側的水泉沙河歸去賀蘭山休整、等候司馬懿得悉消息后作決策。

這個選擇機遇與風險并重。

機遇,自然是以夏侯儒部兵馬眾多,推斷出魏延部即使勝了亦會喪損不少士卒,無有余力迎戰他們的突襲。若運氣好些,他們說不定能一戰而克,不僅為夏侯儒報仇且還可以趁勢再次圍困鹯陰城塞,保障此戰役的先機不失。

而風險,則是他們有全軍覆沒之憂!

漢魏相爭以來,不曾有過敗績的魏延,并非無能之輩。

必然能預料他們將返歸來救援,提前做好迎戰的準備,甚至還會將鹯陰城塞內的守軍調出來設伏,將他們死死遏制在大河畔!

待馬岱與鄭璞部銜尾追擊而來,將他們腹背夾擊,悉數滅了!

而第二個選擇則容易多了。

乃是不戰而退,不做無謂之爭。

夏侯儒部已然覆滅,蜀軍亦會趁機給鹯陰城塞增兵與補充輜重糧秣。

先機已失、事實已然,他們再歸去鏖戰尚還有何意義?

如此,還不如保全實力為上,全軍轉道北上鳴沙山,戍守賀蘭山以南的屯田地,把軍情與局勢傳給司馬懿定奪。

且以他們的兵力,北上是無需擔憂馬岱與鄭璞部攔截的。

一來,依山勢險要落營的鄭璞部,斥候往來會被他們沿路攔截狙殺,待他得悉軍情時,魏軍已然繞過屈吳山脈了。

另一,則是他們騎兵眾多。

虎豹騎與烏桓突騎皆以精銳著稱,再加上趕來合兵的費曜部,即使馬岱與鄭璞部驅兵來追擊,他們亦能且戰且退,在魏延部從鹯陰趕來之前從容歸去。

如前番軍議同,郭淮將取舍與利弊皆一一道出后,便讓眾將率各抒己見。

不同的是,這次軍議眾將皆沉寂無言。

就連得悉族父身亡的夏侯獻,都只是一味怒目圓睜。

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答案。

他們已然做出選擇了,只不過是不想宣之于口,不想給自己留下被追責論罪的口實罷了。

對此,郭淮了然于胸。

亦不再耽擱,以督將的身份下令全軍轉向北上鳴沙山。

關中,右扶風北原。

魏雍涼都督司馬懿駐足渭水畔,眺望五丈原之上的漢軍軍營。

胡遵與郭淮的軍報,幾乎前后腳抵達。令他得悉了魏國的戰略先機已然不存,亦讓他心中對是否追擊漢軍舉棋不定。

剛斥候來報,聲稱蜀軍在拔營。

應是蜀相諸葛亮得悉了鹯陰城塞已解圍,故而將要罷兵歸去漢中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蜀臣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1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