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1979閑魚人生  >>  目錄 >> 第二百七十六章冰車和臘八節

第二百七十六章冰車和臘八節

作者:六道紅葉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六道紅葉 | 1979閑魚人生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1979閑魚人生 第二百七十六章冰車和臘八節

1984年的初雪。

遲遲沒有聲音,較往年是晚了不少。

一般這初雪都會陽歷年頭前下過,然后順著度過陽歷年。十二月份雪花就差不多會落了下來。

這陣子小十月可沒少嘮叨這事兒,大厚祅都穿上了,這雪卻還不下,平白少了幾許情趣。

好在天寒地凍,后海的湖面吧!那冰層都是厚實,已有了不少人在上面滑冰。

趁著上午沒事,駱濤就拿著去年就做好的冰車。冰車就是用木料做把小凳子,底部加兩個長木棍,便與滑行。

駱濤準備帶著小十月還有駱少逸爺孫三人騎車來后海,和大家一起玩。

“爸,您快著點,我這兒鼻涕都凍出來了。”駱濤在大門外,站在三輪車旁,灌堂風一吹,別提有多涼快了。

“急什么,你是不冷,我寶貝孫子冷。”駱少逸抱著穿的特多的小十月出來了。

全身上下都給武裝了起來,小家伙現在被包的就剩一張小胖臉了。

駱濤可不敢反嘴,生生的受著,誰叫他這輩子想當孝子慈父,好丈夫。

駱少逸抱著小十月上了車,他面朝后,讓小十月趴在自己懷里,面著自己,生怕他路上喝風著了涼。

“坐好嘍,咱這就出發。”

天冷,這路就顯得特遠。

駱濤載著兩人到了地方,額頭上已經滲出了不少汗。

這來不急休息,就要忙著找地方把車子給鎖上。

推著三輪車在湖邊找了一會也沒尋到一處停車的好地方,看著離剛才駱少逸爺倆下車那地兒,也不近了。

就看附近有一棵也沒有多粗的小樹,心里越看越覺得合適,干脆就這吧。

大車鏈子一掏,繞了兩道,這車是停穩當了。

又返回找駱少逸他們爺倆。

“爸,您歇著,我來。”

駱少逸已經把準備工作做好,小十月端坐在小凳子上,還給系好了“安全帶”。

“那好。”他把拉冰車的繩給了駱濤。

這冰車的動力,跟滑雪一樣左右也有兩根棍撐著,這么難的技術活,讓現在幾歲大的小十月來做是不太可能的。

駱濤就慢慢拉著這冰車在后海的冰面上馳行。

這可不能快,因為駱濤怕摔跤。

從湖的這邊走到湖的那邊,這距離也不遠,駱濤可是在這上,來了好幾個屁股墩。

看的駱少逸都不敢讓他拉著小十玩了,幸好駱少逸沒做出表態,不然駱濤想死的心都有。

小十月就喜歡看駱濤摔跤,高興的時候這小子還欠揍的叫好。

隨著時間,這后海的冰面又招來不少人,一般都是孩子和小伙子。

他們膽子也大,滑行的速度特快,也不做任何防護。

有自己用“雪撬”滑著玩,也有像駱濤這樣帶著玩的,還有一種沒朋友式的玩法。

一人坐在冰車上,由一個人在后面推,然后猛來一下,不是遠行就是摔在面前不遠的地方。

這都很考驗一個人的技術。

人漸漸多了,駱家三代人也玩的盡興,就不跟著繼續蹭熱鬧。

回家尋找別的有趣的事。

比如即將到來的臘八節。

一月十號,臘八節如約而至,這比初雪準時。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今年的護國寺也有施臘八粥的活動,一大早蘇桂蘭跟何姐就去領了兩份回來。

這寺里的臘八粥也簡單,有大米,蓮子,五仁等,都是些尋常食材。

兩碗臘八粥一家好幾口人分著吃,就是想沾點佛氣,以示祓除不祥,愿新的一年吉慶祥端。

老話有:“臘七臘八,凍死寒鴨”,臘八時節已到了冰封嚴寒之時候。以前皇室就是這個天兒,從三海鑿冰存放進冰窖,待酷暑炎夏的時候使用。

這又衍生出一個吃臘八冰的民俗。吃臘八冰是在臘八的前一兩天用陶瓷盆盛滿冷開水,并放在院中結成冰,待臘八這天早上磕出冰塊全家分食之,舊時的說法是“吃了臘八冰,來年一年不肚疼”。

這個也就聽一樂,千萬不要親身嘗試。來年肚子疼不疼,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當天夜里你會一瀉千里。

京城的老百姓在這一天,有泡臘八蒜和臘八酒的習慣。

今兒個剛吃過臘八粥,蘇桂蘭就跟何姐忙著做臘八蒜了。

酒倒是沒有泡,今年泡了幾十斤葡萄酒,到現在都還沒喝,就為了留在過年的時候好招待親戚朋友。

這臘八蒜也是有說法的,“蒜”諧音“算”,舊時京城很多店鋪臘月結賬的習俗,算一算這一年的盈利支出。

俗語又有“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事辦”的說法,舊京城時稱臘八節也亦稱“臘八算”。

駱家也算世代經商,這臘八蒜是不會遺忘的。更何況現在駱濤做的生意又那么大。

另外,在過去,臘八節這一天老城京還有個不成文的習俗,那就是聘閨女、娶媳婦。

當時的老百姓則認為臘月是大喜臨門的季節,俗稱為吉臘月。

而臘月初八又是最喜慶吉祥的好日子,所以百姓家多會選擇在這一天辦喜事,或選擇在這一天為訂婚日以示吉慶。

每到這天兒,老京城的街巷里常有吹打著吉慶樂曲的婚嫁儀仗隊伍在人群中穿行。

孩子們則一邊跑著跳著,一邊唱著一句歌謠:“臘八臘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這就是京城臘八這一天,有講頭的老習俗。

隨著時代在向前進步,思想在開改,有些就沒了,有些依然在傳承。

“媽,你們這打算泡多少蒜啊!”

蒜都是自己家種的,平時也沒舍得吃炸醬面的時候就著吃。

“沒有多少,就可著這小壇子泡。”

這小壇子可不少裝,足足三十斤的量,民國晚期門頭溝燒制出來的民用生活壇子。

大將軍肚,上戴深頭盔,身披一身天青色,表面雜質也不少,這件瓷器在駱家當泡壇子可有不少年頭了。

一切都結束后,就可以進行封存,蓋上蓋后在上面倒一圈酒,然后點燃,待酒精燒沒,再加水沒過蓋子的接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1979閑魚人生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8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