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  >>  目錄 >> 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消亡的貴族

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消亡的貴族

作者:拉姆雷克撒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拉姆雷克撒 |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 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消亡的貴族

馬克思郁悶啊!

他真沒想殺人,他就想逃跑,可不知道為什么,事情變成了這樣。

這個時候,蜘蛛俠女性也加入了戰局,格溫和彼得不一樣,她是理智派。彼得戰斗,其實不靠策略,他也沒什么策略,就是一個——反應快!

他的反應速度甚至比自己想法還要快,所以他戰斗的時候,才會漫無邊際的胡侃,并不是他真的想說那些東西,而是不由自主的就開始了,簡單來說就是不過腦子。

他的戰斗也是,他不會觀察敵人,制定戰略,然后開戰。他都是先沖上去開打再說!打著打著,自然有辦法了。屬于純純的天賦型選手,天賦強于意識。

而格溫就相對來說更加穩妥,她沒有彼得那樣強大的反應能力,她就是一個普通女孩,戰斗也是跟著金士曼特工學的,屬于最正統的那種戰斗方式,觀察敵人,分析敵人的弱點,觀察環境,找到有利于自己的方式進行戰斗。

從不魯莽。

事實上她的訓練成績非常好,金士曼甚至希望能夠吸收她成為新的紳士……金士曼這些年也在改革。沒辦法,金士曼不得不改。

金士曼已經百年時間了,從一戰開始,就一直只從英國貴族階級中吸收精英分子。一開始還好,畢竟一戰后,到二戰前,英國貴族階級還是很強勢的。精英很多。

可隨著二戰后,世界格局調整,英國貴族階級開始整體下挫!

有著城堡、莊園和仆人,優雅又有禮,這些都是人們對英國貴族的印象。英國貴族也一直都是裝逼犯們的最愛,但應該也有人注意到,現在基本沒多少貴族了。有種說法是貴族們身先士卒,在一戰的時候就打光了。但真實情況并非如此,貴族們消失的原因其實是——稅收。這其實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說英國貴族有榮譽感,十分英勇,打仗走在最前邊,所以戰爭中傷亡最大,以至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打光了。從后來的統計來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600萬人,死亡72萬,平民死亡率是12.5。而軍官階層死亡率高達20,戰后英國直接就把這歸結到軍官們主要貴族出身,有榮譽感,作戰英勇,所以死得多。但大伙們仔細想想,英國打過無數的仗,幾乎所有的戰爭中,都是平民傷亡率高,怎么在“一戰”中突然貴族傷亡率上來了呢?以往貴族都沒有榮譽感,在“一戰”中突然榮譽感爆棚了?

這明顯不符合邏輯,其實如果了解西方的戰爭模式,就知道問題出在哪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百年,西方戰爭中主要形式是“線列步兵”,也就是俗稱的“排隊槍斃”。當時的步槍精度低、射速慢,就需要人數來湊。士兵們排成一橫列往前走,長官在前邊控制速度,雙方靠近到射程內時,把槍持平,隨著指揮官的口令向對方射擊。誰先承受不了這種傷亡,誰就先退出,另一方獲勝。

大家留意一下最前邊的那個騎馬的,他就是軍官,一般是貴族。部隊前進的時他走前邊控制速度。行進過程中,士兵們的槍是扛在肩上的,等到快要進入射程的時候,他會溜達到隊列邊上,士兵們把槍放平,然后跟著長官的命令一起開火。歐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相互之間都是“貴族戰爭”,非常體面。打仗不會直接瞄長官,所以盡管長官穿著非常狂拽帥酷的制服騎著馬在邊上指揮,大家也不會開槍打他,只是士兵們互相攻擊。貴族不是殺的,是用來抓的。大家看電視劇《冰與火之歌》就知道,那里邊貴族被抓到之后,大家第一反應是去要贖金,而不是直接殺了。歐洲那邊貴族之間大部分有血緣關系,就算沒有共同血緣,說不定也共享情婦,抬頭不見低頭見,熟人社會,很講規矩。

所以這套“不殺軍官”的規則維持了一百多年,以至于我們現在看起來,那會兒打仗非常奇怪。現代戰爭中軍官就怕被別人看出來變成攻擊目標。當時恰好相反,軍官們花枝招展,就怕對方看不到——萬一看不到,把自己當成平民射殺就不好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形勢突然變了。剛開始時,還跟以前似的,貴族軍官們一個個騎著高頭大馬,打扮得跟個耀武揚威的公雞似的走在前邊,帶著士兵們從家鄉出發,前往前線。到了前線,大家排著整齊的隊列向前推進,貴族軍官走在前邊控制隊列前進速度。但是這時候不一樣了,還沒看到敵人在哪,只見子彈如雨點般一樣從天而降,走在最前面的人紛紛倒下。

按理說步槍應該是直射啊,子彈怎么還從天上下來了?這就是“一戰”特色。當時步槍早已經不是拿破侖時期那種低精度的前裝槍,而是更新到射程超離譜的后膛槍(當時的步槍現在中東還當狙擊步槍使),還有最新大規模裝備的馬克沁。當時步槍的射程已經達到了恐怖的一公里,大家可以試試看看一公里以外的東西,是不是發現根本看不清人?在一百多年前也當然一樣看不清,事實上根本就不用看。

只需要等對方軍隊進入事先測定好的位置,指揮官用望遠鏡觀察到后,大家調好標尺,一起舉槍向天空仰射,無數的子彈就呼嘯著開始收割生命。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戰爭開始的時候,軍官還跟以往一樣,延續“古典戰爭”的精神,繼續奇裝異服,走在隊列前邊。每次突如其來一波彈幕之雨,經常把走在最前邊的人打個精光,軍官也就沒了。雙方對沖也一樣,軍官繼續按照慣例走前邊。本來以為對面不打自己,沒想到相距一公里就開火了,互相啥都看不到,走在前邊的立刻就廢了。到后來,英國軍官們也不在前邊走了,躲到中間位置去,如果看形勢不妙,趕緊往下撤。

所以戰爭初期軍官傷亡率高得有點離譜,消息傳回國內,大家都懵逼了。按西方傳統,會對每一個陣亡士兵家人說“你的孩子戰斗非常英勇”,真實的情況是根本沒看到人就打沒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絕大部分死亡士兵都沒看到對方就死了)。

盡管傷亡大一些,但也才20,根本沒有傷筋動骨。英國人以前跟美國人一樣,上層生孩子就跟下崽子似的,三個是標配。正是因為生得多,小兒子往往沒有繼承權,窮得要死,然后往外跑(最后也往往比啃老的長子有出息)。在《德不勒特報告》中也有提及,當時大概有十分之一的貴族損失了第一繼承人,只好讓第二繼承人上。也就是說戰爭對財產和爵位繼承的影響不太大。

那英國貴族到底死哪去了?窮死了。隨著經濟的發展,英國的平民階層慢慢覺醒,開始聯合起來鬧事。于是政府就把越來越多的平民接納到議會里來。說到這里,大家可能納悶了,不接納平民行不行?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當時歐洲風起云涌鬧革命,隔壁法國國王和王后已經被剁掉了腦袋了,如果你是國王或者貴族的話慌不慌?所以各國都在慢慢把平民階層接納進來——有話好好說,別革了咱們的命。到了19世紀后半期和20世紀前半期,權力一點點向下議院滑去。到現在已經沒有上議院啥事了,咱們在電視上看到的英國議會辯論,其實就是下議院的辯論。到了十九世紀后期,英國的社會運動鬧得是沸沸揚揚,為了緩和社會矛盾和防止老百姓們活不下去,政府開始提高社會福利,比如要給老百姓搞養老、醫療保險等東西,這個法案也比較有意思,叫“人民預算法案”。

但你要給窮人發錢,錢從哪來?剛好貴族老爺們的話語權下降,大家開始在他們身上打算盤。1894年,英國通過了遺產稅,要收那些資產超過100萬英鎊的人的8遺產稅,后來一直漲,15,40,50,到了1939年高至60。不僅如此,還大幅提高土地稅。法案提到議會,下議院的當然開心,利索通過了。上議院的貴族們一看就明白了,這是磨刀霍霍向著咱啊,于是果斷給否了。兩院圍繞這事打來打去,咱們熟知的那些大知識分子,亞當斯密、李嘉圖等等,都有大量言論批評貴族們是寄生蟲。一番辯論,貴族們最后全面落了下風。慢各種稅收越來越猛。貴族們主要的生意是土地。現在國家天天盯著他們的土地,自然是痛苦至極,跑又跑不掉,納稅又納不起。

而且每個貴族都有一筆巨大的固定支出,傭人需要雇傭,城堡需要修繕,各種應酬交際,現在再疊加上越來越多的稅務支出,大部分貴族變得入不敷出,只好賣掉莊園,遣散奴仆,產業規模越來越小。最猛的是遺產稅。大部分貴族莊園的財產都以土地的形勢存在,每次有貴族死去,家里要發生遺產變更,就會有一大批地產被賣掉以籌措高額的遺產稅。

房產稅和遺產稅對英國貴族影響有多大?18091879年,英國88的百萬富翁是土地貴族。很快地,到了18801914年,迅速下降到了33。這二十年間就窮死了一大半的貴族。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緊張的時期,所得稅的稅率達到了恐怖的97.5,遺產稅高達65,不少老貴族打完仗直接破產了。也許有人說,不對啊,不是說遺產稅非常難征收嗎?英國怎么做到的?這一方面跟英國人做事認真有關,在收稅方面向來有挖地三尺的決心和行動力。(話說誰收錢不認真呢?)

另一方面也跟當時沒有“全球化”有關,資產大部分是不動產,什么莊園、農場、礦場、城堡,想跑也跑不掉,也沒什么避稅天堂,稅務籌劃和節稅方案,所以逃稅逃不掉,節稅又沒人研究(當時哲學和藝術更熱門)。

貴族靠軍功發家,寄生在土地上。有一部分貴族堅守土地,被遺產稅和所得稅給收割了;還有一部分投資了礦產和棉花紡織,勉強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挺了過來,不過第二次工業革命不是爆發在美國嘛,部分貴族沒跑過來,也被收割了。有不少英國貴族和金融家投資了美國,準備在新大陸繼續做寄生蟲,沒想到美國人和他們玩陰的。美國人玩債券玩得非常厲害,早期主要通過發債券割英國佬的錢。

怎么割英國佬韭菜呢,先找個概念低價發債,比如要修鐵路發債,然后自己把債券炒高,英國人一看有利可圖,一窩蜂跑進來一起炒,然后美國人套現離場,英國人找不到接盤俠爆掉了。爆掉之后債券變廢紙,美國人再回收回去,債轉股,長期持有,搞價值投資什么的,持有個百八十年,需要的時候這些債券還可以抵押貸款什么的。所以美國那些年每隔幾年就一個大金融危機,大量股票跌成了廢紙,人們以為美國要涼,結果英國人卻窮死掉了,就是被美國人割的。

在英國政府和美國人不斷蠶食貴族們過程中,老貴族們也在尋求活路,但只有極少數轉型成功。大家應該也沒想到,貴族們在那時候為生計發愁,每天都擔心祖宗留下來的這點家底徹底沒了。這事成了英國人的娛樂話題,經常有爆料說某某男爵的城堡租給了色情公司拍片交房產稅啥的。沒落的絕大部分貴族現在已經成了普通人,泡妞的時候也許會吹牛逼自己有爵位,有家徽,其他時候跟大家一起搬磚。

所以其實“貴一代”們當初跟著老國王四處征戰,也許還算能打。但貴族們后期分地盤享樂之余,吹噓自己就有點吹過頭了。什么“貴族禮儀”、“騎士精神”,只是戰爭勝利者編制的圈子文化。到了后期,英國爵位已經明碼標價,所以其中的內容又能有什么營養呢?西方貴族和宗教光鮮亮麗的表面之下,潛藏著的是人性的惡。所以立稅法來割貴族們的錢包,是人民所樂意看到的,割死一個貴族也許就能造福一方。

這導致,貴族的數量和質量直接下降到了一個很可憐的程度。

金士曼在這個群體選拔人手,可不就越來越捉襟見肘了么,所以改革早就開始。

首先,將群體從貴族,轉變為全階層選拔,另外女人也被納入了選拔群體。

像格溫這樣的優秀人,自然會被納入選拔目標。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246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