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回到明朝開工廠  >>  目錄 >> 第230章 竹筋混凝土

第230章 竹筋混凝土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無語的命運 | 回到明朝開工廠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明朝開工廠 第230章 竹筋混凝土

(明天上架,求首訂)

“沒有什么不合適的。”

面對東家的詢問,趙國業直接了當的說道。

“我大明確實有居者之身份、宅第的占地多寡及規制模數、用色及用材之優劣等制定了房屋等第制度,從細微處辨上下,等級儼然,上可以兼下,而下不可以僭上。可這都是洪武年的規矩了,按照規矩除了宗室、勛貴之外,門窗戶牖都不許用朱紅油漆,可瞧瞧滿京城有幾家不是雕梁畫棟的,還有什么功臣之家,不許在住宅前后左右多占宅地,蓋造亭館,或開掘池塘,作為游玩、歇息之地。這南北二京城,那個功臣家不是園子里面套園子?”

面上帶著笑,趙國業鞠著身子說道。

“東家您說的“僭制”,都是百年前的老規模,早在嘉靖年間的時候,就不廢而廢了,朝廷禁令名存實亡。這幾十年即使是庶民百姓,費千金修三間客廳的例子也是數不勝數……逾制,要是循規蹈矩各守本分,這滿京城十成十的房子都得拆了。”

趙國業的解釋,讓施奕文總算是松了一口氣,于是他拿出了一本書,對趙國業說道。

“你把這本書拿去研究一下,可以在營造的時候,先弄一些小型建筑試驗一下,慢慢來。”

書是施奕文從圖書館里拿來的建筑工程出版社56年出版的竹筋混凝土。竹筋混凝土最早由法國人蒙尼亞于1867年發明,因為當時對于竹筋混凝土的防水、防腐及粘著力增強還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法,所以沒有得到普及。一戰期間,由于鋼材極其缺乏,廣州建筑師譚勝負責修建現在的中山醫科大學主樓,被迫嘗試使用竹筋混凝土代替鋼筋混凝土,梁和樓板都是用竹筋灌注以混凝土建成,整幢樓沒有用過一根鋼筋,相比鋼筋,竹子韌性強,抗拉抗壓力好,能增強混凝土的整體性。在隨后的幾年間,僅廣州一地就建筑了100多棟竹筋混凝土建筑樓。即便是直到百年后,仍然有竹筋樓屹立在那,歷經百年風雨不倒。

在無法提供螺紋鋼等建筑用鋼材的情況下,施奕文理所當然的選擇了竹筋混凝土。畢竟竹筋的抗拉強度可以達到鋼材的50%,盡管它的彈性模量只相當于鋼材的10%,但是仍然可以基本滿足早期建筑的需要,畢竟,現在也不需要蓋摩天樓。

“這是竹筋混凝土?”

趙國業有些疑惑的看著手中的這本書,然后問道。

“這是什么?”

“一種新的建筑形式,研究好了,將來大明但凡營造肯定離不開它。”

看著趙國業,施奕文開起了玩笑道。

“到那時,你可就是這一行的祖師爺嘍。”

說者無心,聽著有意,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但卻仍然讓趙國業的心頭一陣激動,拿著手中的書本時,眼睛更是冒出了光來。

瞧他那模樣,就像是拿到武功秘籍的即將成為絕世高手的俠客似的,對此,施奕文只是微微一笑,但凡是人總是會愛好那點虛名,這虛名給了他也沒什么,反正對于建筑……自己就是個外行,既然如此,那內行的事情還是交給內行人去做吧。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趙國業就像是魔癥了似的,總是不斷的嘗試著在建筑中使用竹筋混凝土,從小到大,一點點的試驗著,按照書上教授的方式對竹筋進行防水、防腐及防蟲處理。對此,施奕文只是一旁觀察著,等待著,其實在他的書柜中早就準備好了另外幾本書。

只待時機成熟的時候,那幾本書就會拿給趙國業,最后他會依據那些書本里的知識,去設計建造商埠區的建筑,當然,與此同時,商埠區以及附近的田地也都被施奕文一并花高價買了下來的。

從商埠地的規劃,再到新式建筑的研究,當然還有工廠以及運煤快馬路的建設,所有的一切都壓在施奕文的身上,整天忙忙碌碌的,根本沒有多少空閑時間。

“啊……”

趴在案前繪制著圖紙的施奕文,在畫好圖紙后,忍不住的伸了個懶腰。

“少爺,瞧你這幾天,一直呆在廠子里,這身上都臭了,要不我會吩咐人燒水,讓少爺您泡個澡?”

瞧見少爺伸懶腰的模樣,小憐有些心疼的說道,一邊說,一邊走到少爺的身邊給他捏著肩膀,看到桌子上的圖紙,便好奇道。

“呀,少爺,這是什么?瞧著挺漂亮的。也是將來的村子?”

在小憐看來,少爺畫在圖紙上的東西都是“新村”,都是工人們住的地方。

“學校!”

躺靠著椅背,施奕文笑著說道。

“既然要工人們把家安在這里,就要讓他們安心工作,所以,這學校總歸還是要建的,專供他們的子女上學,到時候,在這個學校里有老師教他們語文、算術,地理、生物……”

慢慢的施奕文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后世的小學以及小學課堂中傳出來的讀書聲,相比于建一家書院可能引起的種種后果,誰又會注意到一所只有幾百個小孩子時小學堂呢?

“就像社學一樣?”

小憐好奇的問道,在莊子里也有文章、律令及禮制,以及經史歷算的社學。

“不一樣,這里教授的東西不一樣。”

施奕文笑了笑,社學是社學,小學是小學,甚至于就連小學的教材他都選好了,就是解放前的老課本,那些書本的內容基本體現了對中國傳統教育的傳承和延續,知識并不復雜,拿過來打基礎倒是再合適不過。

小學、中學、專門學堂……

在施奕文的內心深處,對于將來這里的教育有著仔細的規劃,盡管他很清楚,未來這些學校里很難培養出能夠入朝為官的官員,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將來無論是工廠也好,銀行也罷,以及未來各行各業,肯定都需要這些人才。

甚至發展到最后,他們將會成為社會的主流,至于傳統八股取士出來的官員甚至可能會像在另一個時空中歐洲的貴族官員一樣,在專門人才的不斷沖擊下,一步步的走向消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回到明朝開工廠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6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