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回到明朝開工廠  >>  目錄 >> 第209章 工人新村

第209章 工人新村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無語的命運 | 回到明朝開工廠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明朝開工廠 第209章 工人新村

貸款!

對于十六世紀的人們來說,無疑是極為新鮮的名詞,不過對于施奕文來說,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盡管非常平常,但在徐思誠的提醒下,他還是明白,工人們不一定樂意借錢買房子。

畢竟,借錢是需要付利息的。

“這個事情,等回頭我們慢慢的再議,先把房子蓋起來再說,咱們的這幾家工廠,將近兩千多工人,還能沒有人愿意和家人住在一起?”

施奕文隨口笑道,房子賣給誰?

當然是賣給人的,既然有人,肯定就不愁賣房子。

只用了一天的時間,施奕文就選定了新村的位置——距離鐵工廠不到兩里的一片農地,在那里買下了幾百畝地之后,便大張旗鼓的在京城的難民中招起了工匠,按照“以工代賑”的做法,只要是難民,無論是否具備技能,都可以招攬。

不需要保人作保,不需要他人介紹,所有的一切都是公開的,不過只是幾天的時間,在工廠附近就多出了幾千上草棚,那是難民和他們家人生活的地方,他們就吃住在工地上。

當然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是一邊培訓,一邊整治著土地。與此同時,其中的一些泥瓦匠、木匠也被招集在一起,進行培訓,畢竟這里要建的房子不同于過去他們常建的房子。

考慮到成本的關系,新村的宅院與這個時代的房屋有所不同,而是與后世農村常見的三間主屋瓦房,兩間偏房類似的小院,不僅如此,施奕文還特意從空間的圖書館里,找來了一些建筑資料,根據那些資料繪制了圖紙。

“你看,這種三角桁架不同于我們用的穿斗式屋架,它制作起來對木匠技術的要求更低,而且更成更底,穿斗式屋架不僅需要數根大木作為支柱,而且還對工匠的技術要求很高,這并不符合咱們的需要……”

拿著圖紙,施奕文對李興初等人解釋道,盡管早在興建廠房的時候,就已經引入承重墻與豪威式桁架,但因為趙國業等人正忙著建廠房,這邊的興建住宅,只能臨時在難民中招集工匠,向他們解釋“三角桁架”的優點和好處。

中國古建不僅柱子多,而且更重要的是浪費材料。為了多提供一些橫向支撐做斗拱做柱子,浪費的木料和工時無數。相比于傳統的抬梁式結構和穿斗式結構,近代引進自西方的桁架結構,可謂是省時省力,而且可以用于大跨度的廠房建造。對于木結構而言,只有桁架結構能夠大大提高結構跨度,據測算,不采用桁架結構,受限于木材本身的材料特性,最大只能做到15米。而大跨度木質三角桁架的跨度可以達到50米,而這種大跨度的房間,本就是發展工業建設廠房的必段。

也正因如此,從創辦鐵工廠的那天起磚柱木屋架大車間,就一直是這邊的特色,現在只不過是把它引入到民宅上而已。

有時候,即便是解釋,也不一定能解釋得通,除了圖紙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帶著這些人到現場去看一眼,對于李興初那樣蓋了半輩子房子的工匠來說,當他們來到那些磚柱木梁大房間的瞬間,抬頭看著幾根木頭用鐵盤釘搭扣在一起的模樣,在心底一對比就意識到它的優點。

“東家,這梁可真省料啊!”

可不就是省料,非但省料,而且還省時。

“可不是,我估計這樣蓋三間房子,還沒有過去蓋一間用料用得多。”

“嗯,確實能省不少木料,這樣吧,就按照這樣的圖紙,先蓋一千棟院子出來。”

“一千棟!”

周圍的人一聽,無不是驚訝道。

“蓋這么多房子,給誰住啊?”

當然是給工人們住,按照在另一個時空里養成的習慣,即便要建小區,那自然要畫出小區規劃圖,向人們直觀的展示小區的整體規劃,于是乎在工廠附近又多出了幾個報欄,報欄上畫有新村的整體規劃。

規劃圖是現成的——從雜志上抄下來的,甚至就連建筑圖紙,也是現成的。這些劃時代的房屋,雖然只是被畫在了紙上,但仍然引起了工人們的興趣。

一時間,在茶余飯后,各家廠子里的工人們,無不是在那談論著房子,談論著買或者不買的問題,當然,那些沒有多少余錢的小工,往往只望房興嘆了。不過這一切并不沒有妨礙,新村日益熱鬧起來。

不到半個月的功夫,那里不但聚集了一兩萬從南邊逃荒過來的難民,當初的小市集,甚至隱隱的變成了一座市鎮,只是這沿河建在河灘上的市鎮,著實也太簡陋了一些。

雖然簡陋,但是這里仍然吸引了很多流民,至少在這里他們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份工,那怕就是在河邊挖沙子,微薄的收入也可以讓他們保證家人不至于餓死,這總好過在城中乞討。

“致遠,也就是你,能不記名利的做這么多事情。”

置身于河堤上,看著無主的河灘荒地上,一間挨著一間的草棚,草棚間升起的炊煙和孩童們的歡笑,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著張靜修,這些流民現在生計已經有了著落。

“怎么是不記名利了,你沒瞧見嘛,我這也是能掙著銀子的,這一千處房子,一處掙個幾兩銀子,那也是幾千兩的利潤。”

利潤不高,但總歸還是有利潤的。

施奕文的回答,讓張靜修笑了笑,他又豈不知道,這點銀子于施奕文而言是不入眼的。

靜靜的看著流淌的河水,張靜修長嘆道。

“哎,這次旱災,不知又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了……”

“旱災?”

施奕文不解的看著張靜修問道。

“子宣為什么這么說?”

“致遠,你看這河水。”

指著盧溝河,張靜修說道,

“京城周圍也是足有一個月沒有下雨了,就是盧溝河的水位都已經下去一尺有余,盧溝河尚是如此,更何況北直隸的其它小河,只恐怕這時,不知多少小河干涸,現在正是糧食用水的時候,河流干涸、無水灌溉,大旱自然無法避免,這百姓的日子啊怕是難過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回到明朝開工廠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58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