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回到明朝開工廠  >>  目錄 >> 第180章 機械

第180章 機械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無語的命運 | 回到明朝開工廠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明朝開工廠 第180章 機械

需要精煉的并不僅僅只是硫磺,更重要的是土硝,盡管那些土硝是山東、北直隸、河南等地的百姓,在成千上萬平方公里的鹽堿地上掃出后,辛苦熬制出來的,可它的純度并不能滿足制藥需求。

即便是萬歷年間火藥作坊對硝土和硫磺的提純著實下了一番功夫,然后才將其碾成粉末配制成成藥。不過與王恭廠等地使用的先將土硝溶解后,加些明礬、廣膠,再與蘿卜同煮這樣的提純過程不同,施奕文是采用從草木灰中先提取灰霜,也就是碳酸鉀,然后用它來沉淀清除土硝中的鎂鹽、鈣鹽和鐵鹽,這種效果更優于蘿卜法,而很接近現代化學實驗室中的方法。即便是如此,還會再過濾,再次重結晶以保證硝酸鉀的純度。

原料的純度是保證火藥威力的前提,而按施奕文在火工品雜志中找到的資料,甚至就連炭的品種也會對黑火藥造成的影響。

每一次來到火藥廠的時候,施奕文都有一種提心吊膽的感覺,畢竟這里生產的“危化品”。

“應該不會爆炸吧。”

瞧著以水車驅動的原料搗磨機,將搗磨機下方的原料碾碎時,施奕文暗自嘀咕著,盡管他知道,這些水碓里正在碾搗的原料在沒有混合時,根本就不可能有爆炸,可難免還是會有些擔心。

“東家,您放心吧,咱們剛建火藥廠的時候,就按照你說的,在混藥車間外面打了一丈厚的防爆土壩子,有土壩子擋著,就是那邊……反正力氣是往上泄的,對咱們這邊不會有任何影響。”

興許是瞧見東家臉色有些不太正常,王啟東在一旁輕聲說道,他是廠子里從王恭廠挖來的制藥能手,家里世代制藥,從來不曾出過事。盡管這里的生產不同于手工生產,而且配方也不同,但是在生產安全上卻是一樣的。

“嗯,我想的不是這個。”

火藥廠不能和工廠混在一起,這是最起碼的安全常識。所以施奕文才會在試制了一批顆粒藥后,就授意徐思源在離廠一里多的河邊新建火藥廠,專門生產火藥。

默默的點點頭,施奕文掩飾道。

“啟東,咱們現在一年能出多少藥?”

“東家,在王恭廠,咱生產全憑手工,搗藥用是石臼,和藥用的是木槽,可咱們這用的都是水車,咱們用水碓制料,就連藥篩那也是水車帶的,又用水車帶和藥的轉鼓,然后用水車帶的大石滾將和成的粉末放在碾磨上,滾壓成藥塊,接著使用造粒缸將火藥塊制成大小均勻的藥粒……即便到最后用還要用石炭制成的磨光機將藥粒表面磨光填上火藥粒上的氣孔,瞧著工序是繁瑣極了,可即便是這樣,咱們廠里不到四十個工人,一天最少也要出五十擔,如果原料夠的,把這些的水碓換成石磨,用石磨磨藥,一天兩百擔藥都不是問題……”

與王恭廠的手工作坊不同,這里是以“先進”的工業設備制造的火藥,以水力和機械操作代替了手工操作,這種近代工廠的機械化生產,絕不是王恭廠所能相比的,它不僅提高了火藥的威力,而且延長火藥的貯存期。當然產量也是成倍的增加。

“那你算過,咱們一年生產多少火藥嗎?薊門那邊又需要多少嗎?”

聽著耳邊水碓搗藥時的聲響,施奕文反問道。

“你剛才說換石磨,一天能生產200擔,原料肯定沒問題,單就是山東一個地方,一年就出三四十萬擔土硝,至于硫磺,咱們的磺廠再建幾個新爐子,硫磺的產量也能上來,可……”

扭頭看著王啟東,施奕文的眉頭皺成了一團。

“那么多火藥要用在什么地方?”

東家的詢問,讓原本正準備大張旗鼓擴大藥廠產量的王啟東,突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這里不是王恭廠,不是兵部的藥坊,兵部的藥坊一年出幾萬擔火藥,人家是有地方去,可這里呢?除了薊門之外,根本就沒地方去。

抿了抿嘴,施奕文的神情變得有些凝重,產能過剩的問題是剛剛面臨的問題,不單火藥廠有這樣的問題,就連鐵廠的產量也有些過剩了。先進的工業設備帶來的產能增加,直接導致了這個局面。

這卻是施奕文先前所料未及的。

從工廠回家的路上,坐在馬車上的施奕文想了整整一路子,他的眉頭緊蹙著,腦子里所思所想的只剩下一個問題——怎么把過剩的產品賣出去。

當天晚上,鐵廠的徐思源、藥廠王啟東都來到了石臺莊,在書房里頭,除了吳才之外,劉裕,這位莊里的管事也一同到了書房。

“情況,大概就是這么個情況,廠子里不養閑人,這是做生意的根本,紗廠那邊沒問題,畢竟下游那邊劉家父子聯絡著附近幾家,正在建織布廠,短期內鐵廠靠織布機、飛梭,再加上燧發槍,都不是問題,可是就長遠來看,總是需要考慮一下的,今天過來,就是商量一下這個事情。”

話一說完,施奕文就端起了茶杯,借著喝茶的空等著他們發表意義。

“公子所言甚是,雖說現在鐵廠不愁活干,可我覺得,長久不了。”

徐思源首先打破沉默。

“畢竟,織布機也好,飛梭也罷,總有市場飽合的一天,而且這些東西技術簡單,京中的能工巧匠眾多,現在沒人知道,是因為劉家父子的布莊還沒掙到錢,等到他們掙到錢,盧溝布賣遍京城的時候,自然會有人辦新廠,到那時,除了咱們城里的工匠肯定也會跟風造織布機、飛梭。至于“迅雷槍”,咱們總不能光靠它養著不是?況且,除了薊門那邊,其它地方買不買還是沒影的事情,”

和薊門那邊一樣,徐思源也喜歡稱燧發槍為迅雷槍,因為這個名字聽起來更威風,這也是鐵工廠的習慣。作為鐵工廠的主管,他自然清楚鐵工廠的現實處境,火槍掙錢,但不一定能長久。

原本他就有這方面的擔心,現在施奕文問了,自然是一一道出了他的想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回到明朝開工廠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6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