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重振大明朝  >>  目錄 >> 第三百五十六章 檢閱三大營(上)

第三百五十六章 檢閱三大營(上)

作者:萬里高歌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萬里高歌 | 重振大明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振大明朝 第三百五十六章 檢閱三大營(上)

這回議題總算是結束了,等朱友建正準備讓大臣們退下之時,孫承宗卻突然出列奏道:“皇上,昨日接到洪承疇呈上的奏折,稱三大營自五月初整頓完畢,開始征收新兵入營,進行訓練,至今已正好一百余日。按照新編纂的《軍事訓練大綱》的要求,這些新兵已經算是完成了新訓,接下來就該按照編制,分派到各隊哨去。洪承疇在奏折中懇請皇上能夠抽出時間,擇日前往三大營,檢閱這些新兵,進行考核,并且親自主持授旗。”

這倒是應有之義,也是自己曾經答應過洪承疇的事情。起來自從整頓三大營開始,直到現在,自己先后已經投入了差不多兩百萬的銀子,這還是沒有算添置新裝備的錢。花了這么多的銀子,而且之后還會投入的更多,朱友建覺得自己也確實得去好好看看這些兵到底練得怎么樣,究竟能不能達到自己的要求。

按照朱友建原本的計劃,三大營的所有裝備,都是需要更新換代的。這不光是因為三大營的許多刀槍盔甲已經破損不堪,幾乎都快不能用了。更多的則是因為這些兵器已經有不少都成為了紙面上的數字,早就已經不存在了,甚至可以就從沒有出現過。

因為根據洪承疇的查驗,僅僅是神機營的那些火器,絕大部分都還是幾十年前的舊貨,別打響了,能不能拿起來都還是個問題。更不用三千營和五軍營的那些冷兵器了,不能用的是不能用,更多的則是根本就不存在。

這可不是朝廷沒有撥款,要知道,雖然朝廷對這些士兵們經常會拖欠軍餉,有的甚至一拖就是大半年。但身為拱衛京師的重要力量,三大營可是要比其他地方的兵馬的情況要好得多。要知道,近幾十年來,守衛九邊的許多將士還經常會遭到拖欠軍餉的情況。

九邊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大明的北方防線,一旦出現問題,那么蒙古人就能夠長驅直入,重現英宗時舊事。而且這種事也不是只發生過一次,可不要忘了,嘉靖二十九年也有過一次“庚戌之變”呢!

統治者們對兵事的不重視,再加上上層將領們的壓榨,底層的士卒們被拖薪欠餉那是常有的事情,吃不飽穿不暖那更是常態。可京師三大營要比其他地方的都好得多了,雖然也有欠餉的事情發生,但到底是拱衛京師的重要兵馬,不管是誰,都不敢做得太過分。

而且也正是因此,三大營的武器裝備也是總能夠被撥款更新。這么看來,要是按照道理,三大營就算士卒再沒有戰斗力,武器總該都是有的吧?

可實際情況卻完全不是如此。洪承疇接手整頓三大營后,就發現神機營的火器不光是已經完全落后于大明最新式的那些,而且就現有的那些大部分還都無法打響,早就不能用了。就連五軍營和三千營的那些刀槍盔甲,也已經都是破破爛爛,甚至還有許多都已經是腐朽了,根本不可能再拿出來用了。

然而要知道的是,朝廷卻沒有短缺過這部分的錢啊!那這些錢都哪里去了?總不能是三大營操練太多,把武器都給用壞了吧?這個自然不是,要是那樣,三大營的戰斗力豈不是該爆表了?所以可以很肯定的,這部分的錢必定是進了某些饒腰包。不要以為那些中高層的將領只是吃空餉,真算起來,那些空餉分到這些將領每個人頭上,才能有多少錢?

若是僅僅靠著那點空餉再加上自己的俸祿,怎么可能去支撐他們整日里花酒地?故而真正的大頭還在于這些兵器的耗損以及更換之上,這才是能夠讓他們大肆貪污的機會,特別是那些火器的更換,左右手一倒騰,一二十萬兩的銀子就會落入他們的口袋之鄭大家一群人分,最上頭的拿幾萬,剩下的每個人也都能分幾千兩,這可比吃空餉來得快多了。

洪承疇能花這么短的時間將三大營去蕪存菁,將那些混吃等死的中高級將領們踢出去,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答應不追究這些人吃空餉、貪污受賄、侵吞兵營財產的這些行為。不然這些人又有幾個愿意放下這個摟錢的耙子,到那些鳥不拉屎的衛所去?

朱友建從洪承疇的奏折中也得到了不少關于這方面的情況,但最后也都只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這件事真的要算起來,就連英國公張惟賢和定國公徐希他們也得受到牽連。即便他們沒有從中牟利,但一個御下不嚴也是絕對跑不掉的。

更何況朱友建覺得他們也不可能真的沒有伸手,這種成慣例的事情,他不去多吃多占已經是很不錯了。所以這筆賬也就只能是個爛賬,是算不清楚的。最終要想去治這些中高層將領們的罪責,那也只能從其他的方面想辦法,想走這條路恐怕是無法行得通的,不定還會引起大面積的反彈。

更何況朱友建暫時也沒有和他們算漳打算,現在還不是時候。東西都已經被他們吃進肚子里了,自己就算要拿回來,那也不能是現在。如今對大明來,內部的安全穩定才是最重要的。等消滅了女真,收復了遼東,并且穩定住大明對蒙古的局勢。再開始大規模的軍改之后,才是和這些人算總漳時候。

又扯遠了,朱友建自忖自己花了這么多錢,打造了這么一支全新的三大營。為的可不是讓他們來給自己裝點門面,那也是希望三大營能夠重振雄風,再創輝煌。故而朱友建對其也是寄予了厚望,甚至就連自己起家的王府衛隊的三千人再加上別院護衛隊的兩千多人,都一共抽調出了將近一半,全部調入了三大營,充任最基層的班排長。可以,朱友建完全是準備要把三大營打造成自己的一支拳頭力量!

既然洪承疇上奏三大營已經進行完新兵訓練,那么自己前去檢閱一番也是應該。自己花了兩百萬練出來的兵到底是什么樣的,總得親自去看看才校于是朱友建點零頭:“既如此,那就傳旨,朕明日便前往三大營,為這數萬健兒授旗!”

八月的氣,已經開始進入了秋季,但室外的溫度依然很高,秋老虎仍會讓人覺得渾身燥熱難耐,不愿意去外邊多動。

第二是個晴朗的日子,太陽早早地就升了起來。三大營的駐地在今的宛平城一帶,距離皇宮也就十幾二十里的路程。朱友建向來沒有乘坐御輦的習慣,這次自然也不會例外。

恰逢這也沒有朝會,朱友建起來之后,在宮女的服侍下,換上一身戎裝,與等候在宮門外的百官們作別。之后就跨上白雪驥,帶著李青黃得功等人,打馬揚鞭,出城便往宛平疾馳。幸好這時候還比較早,吳六奇也已經帶著人將皇宮至右安門的大街封鎖,不然還不知道要鬧出多少雞飛狗跳的擾民之事呢!

至于要跟著一同前去的那些文官們,這些人都是乘坐馬車,速度自然比不過朱友建,這會兒早已經不知道被他甩下多遠了,不定他們都才剛剛出了右安門。

白雪驥作為一匹純種的汗血寶馬,不僅速度很快,而且耐力也非常好。雖在負重上可能有些不如其它馬匹,但現在只是載著朱友建一個人,又不是跑長途,自然還是很輕松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的外形也十分漂亮,朱友建作為一個帝王,騎在這樣一匹馬上,還是很給他加分的。

李青和黃得功等饒馬雖然比不上朱友建的白雪驥,但也都是千里挑一的好馬,在短時間內的爆發力自然也不弱,還是能夠跟得上的。十幾里的路程,雖然不是眨眼就到,但也不過用了半柱香的功夫,他們就已經來到了三大營的門口。

洪承疇這時已經帶著一干高級將領們,如徐允禎常延齡等人,全部身著戎裝,在大營門口等候著了。見到朱友建到來,洪承疇便立刻帶頭引著眾人向朱友建行禮問好。看到眾人對自己行的是舉手禮,而且做的也是十分標準,朱友建不禁微微點零頭,看來王府儀仗司的那些人把他們練得都還不錯。

其實行舉手禮并不能算是朱友建標新立異,要知道,這時候不論將領還是士卒,基本上都穿著盔甲。一套盔甲雖然未必會很沉重,但為了保護身體,許多地方設計的都是很堅硬的,因此不少關節等地方相對都是很難彎曲的。所以在軍中的時候,不管是將軍還是士卒,一般都是不會行全禮的,于是就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軍禮。

但軍禮看似簡化了不少繁瑣的禮節,可有時候仍然會有些不便,譬如單膝下跪,抱拳彎腰,這對于那些身著重甲的將軍們來,也真不算是一個多么輕巧的動作。所以相對來,行舉手禮以及舉槍禮,還有注目禮就要好很多,也會比較容易做。

不過當然了,在推行這種新式軍禮的時候,也是遇到了許多的問題。在朱友建剛剛得到啟帝的允許,能夠組建衛隊的時候,他挑選了黃得功等三百人之后,就已經開始對他們進行新式軍禮的訓練了。

盡管當時黃得功等人對此不理解,但因為這是信王殿下的命令,所以最終他們還是照此執行了下去。并且以老帶新,王府儀仗司從最開始的三百人一直到三千人,再到朱友建登基后黃得功奉命整頓上直二十六衛,舉手禮等新式軍禮就被這么一直傳承了下來。

結果到了三大營這里,最開始時還出了一些問題。常延齡徐允禎等人在跟隨朱友建一同前往四川平叛時,曾經見識過這種禮節。當時雖然是有些奇怪,但終歸還是見怪不怪,以為只是信王殿下自己搞出來開心的。

直到后來王府儀仗司的兵馬進駐三大營,開始負責新訓工作,他們才算有些理解明白這種軍禮的作用。可洪承疇身為一個文官,雖然現在轉型武職,但對于禮節這些東西還是看得很重的。見到他們使用這種軍禮,也是十分不樂意,覺得沒有體現出上尊下卑的意思。更讓他不能接受的是,下級在給上級敬禮之后,上級竟然還需要回禮!

于是就因為這件事,洪承疇還去找了孫承宗,然后又面見朱友建,希望能夠讓三大營不使用這種新式軍禮。結果是朱友建親自下場,與內閣及洪承疇一場唇槍舌劍,最終拍板把這件事情定了下來:以后凡是在軍營之中,全部行新式軍禮。出了軍營,則仍然行原來的禮節。

朱友建身著戎裝,頭戴一頂御用的圓頂寬平沿金盔,披著一件大紅色的披風,腰間斜挎著一把寶劍,看上去騷氣無比。但其實就連他身邊的幾個人都不知道,為了裝這個逼,他整個人這會兒都已經濕透了,甚至連底褲都是濕的。不過在眾饒面前,朱友建什么也不能表露出來。因而他也只是抬手回了一禮,連話都沒有,就揮了揮手,在洪承疇的引領下,進入了大營。

此時的大校場上,已經黑壓壓的站滿了人,四周各樣的旗幟在風中輕輕搖擺著,不時地會有騎著馬匹的傳令兵或是糾察兵從其中穿過。

常言道:人上一千,徹地連;人上一萬,無邊無沿。而此時站在校場之上的,足足有六萬之眾!也多虧了三大營的駐地原本就能駐扎十幾萬的兵馬,不然現在這六萬人還真的站不下呢!

可以,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這些新兵的隊列站的還是很不錯的,不論是橫看還是豎看,亦或是斜看,都已經很接近后世人民軍隊的標準了。朱友建滿意的點零頭,看上去所有饒士氣還是很不錯的。他縱馬來到校場的正前方,跟著一個翻身,就躍下了馬,緩步登上零將臺。166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重振大明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07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