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重振大明朝  >>  目錄 >> 第五十七章 追本溯源

第五十七章 追本溯源

作者:萬里高歌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萬里高歌 | 重振大明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振大明朝 第五十七章 追本溯源

(二更奉上,欠賬已補完,繼續支持,謝謝!)

劉萊臣微微一笑:“這就又回到最開始殿下來時的目的了,為何在下今日沒有說話就告辭了?因為當時我就想到了這些,在下也是想看看殿下究竟有沒有魄力和打算來解決這些。”

“先生是在想小王為何當時沒有吩咐將那些哄抬糧價的不法商販給抓起來,對嗎?”

“殿下沒有下令抓他們,是沒錯的,他們每一個身后都站著有人,貿然行動,不但容易打草驚蛇,而且會使得局面失控。方才我見方公公急匆匆的要出去,便攔住他閑談了幾句,從他的話中在下聽出殿下是打算先將這些人暗中監視起來,挖出他們幕后之人,然后再動手。”

“不錯,先生所言正是小王所想,我之所以沒有當著倪元璐的面明說,就是想讓更少的人知道,以免走漏了風聲,先生大才,僅憑和方正化閑聊就能猜出這些,小王佩服。”

“殿下,其實這些糧商只是表面的,要想揪住源頭,在下倒是有更好的辦法,只是看殿下敢不敢動手。這才是在下今天最后沒說話的緣由。”劉萊臣緩緩地說道。

朱友建聽了,頓時雙目如炬:“先生但說無妨,只要小王能做到的,就沒有不敢做的!”

“那好,在下就說了!”劉萊臣站了起來:“殿下可知封在這濟南府的藩王是哪一位?”

朱友建想了一下:“這個好像是德王,算起來和本王還是一系,都是成祖皇帝的子孫呢。”

劉萊臣點了點頭:“殿下所言不錯,受封在濟南的正是德王,自成化二年德莊王就藩濟南以來,德王這一脈已歷五世,現今的德王朱常潔,算起來還是殿下的叔叔。那殿下可知德王在濟南府的作為?”

朱友建搖了搖頭:“這個小王還確實不知。”其實也不是朱友建不知道,他穿越而來,知道明朝養著這些藩王的政策就跟養豬一樣,只要不造反,不蓄養兵丁,那你占點土地、強搶幾個民女,干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都是不會有人管的。估計德王的所作所為也差不多,但怎么算朱常潔都是他叔叔,自己也不好去亂說人家不是。

劉萊臣看著朱友建的神情,微微笑了笑:“殿下,如今這大戶兼并土地之風日益盛行,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我朝的稅收雖然很低,但這些大戶卻是想盡一切辦法占有土地。百姓一旦遇到災荒之年,除了賣地就別無他法,而大戶們就這樣趁機將土地購于自己手中。不僅是這樣,他們還會想盡一切其它的辦法,去巧取豪奪。單是德王府占有的土地,就高達近兩萬頃,再加上濟南的一些大戶,他們手中的土地占整個濟南府的八成,百姓手中無地,只能去租種他們的,而田租卻高達十之六七,再加上各項稅負,每年能落到自己手中的,不過十之一二,這又該要他們如何來養活一大家?”

其實對于明朝土地兼并的情況,朱友建還是知道的,雖說對百姓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要從發展資本主義的角度來看,這又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畢竟只有失去了土地的農民,才在走向城市后,慢慢變成了產業工人,促使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若是每個農民都有自己的田地,那誰還會想著去干別的?

眼下的中國并沒有資本主義發展的良好土壤,不僅僅是內憂外患,天災人禍,還有那些個貪官污吏,這樣的環境又怎么可能使資本主義發展壯大?所以,在明末江南一帶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它始終只能是個芽兒,等到女真族的那些辮子們入主中原,中國的資本主義連這棵小芽兒也都沒了。

況且山東、河南等地在朱友建的規劃中,將會是北方重要的產糧之地,大規模發展手工業,并不可行。所以,這些土地一旦收回,就必須再次分給農民,以保證“耕者有其田”。

“那先生的意思是要將這些人手中的土地沒收,再分發給百姓嗎?”朱友建不確定劉萊臣的打算,試探著問道。

劉萊臣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殿下,這才是關鍵!德王以及那些個大戶,占有著如此多的土地,卻還壓榨、盤剝著百姓,使他們衣不果腹、食不蔽體,難道不可恨嗎?僅僅收了他們的土地,再分給百姓,就能夠彌補他們犯下的罪行嗎?更何況他們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乖乖地將手中的土地給交出來呢?”

確實,這些人囂張跋扈慣了,就算自己是王爺,皇上的親弟弟,手握著圣旨,也不可能一句話就讓人家將土地給交出來,更何況對面還有個跟自己一樣是王爺的德王,他還是自己的叔叔,這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反而會十分棘手。

“那依先生的意思呢?小王又該如何去做呢?”朱友建不是沒想過去大開殺戒,可那樣自己是爽了,但天下那么多的藩王,要是知道自己因為災民把德王殺了,兔死狐悲,他們驚恐之下,會做出什么事,自己也說不好,萬一他們聯合起來,要把自己拉下馬呢?

“殿下,其實想要做成這件事,并不難,關鍵是看殿下想做到什么地步。德王再怎么說,也是您的叔叔,雖然關系遠了一些,可大明開國兩百多年了,皇室子弟開枝散葉,還有幾支算是近的?所以在下明白,您不想對德王痛下殺手,否則您就不會來我這里了,對嗎?”

朱友建點了點頭:“知我者,先生也。若無恰當的理由,德王是不能動的,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個道理先生想必比我更明白。所以小王才想請先生出一個萬全之策。”

劉萊臣笑著道:“殿下宅心仁厚,在下明白。不過這兩全其美的辦法,真的太過困難,除非德王他自己愿意放棄這些田地,那事情就能夠迎刃而解了。但殿下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僅在下所知,德王即位的這三十多年來,就侵占了至少三千頃的良田以及六座礦山。若是殿下還想去勸說德王,在下絕不反對,不過相信必定是徒勞無功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重振大明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3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