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大明新命記  >>  目錄 >> 第四一二章 來臨

第四一二章 來臨

作者:哼哈大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哼哈大王 | 大明新命記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新命記 第四一二章 來臨

《大明新命記》來源:

且說黃臺吉聽見了多鐸那句不軟不硬的反問以后,盯著多鐸看了一會兒,他見多鐸始終回避著自己的目光,并沒有敢于跟自己正面對視,便也不去計較了,而是對多鐸說道:

“與南朝決戰遼西,對我大清來說,終歸是圍點打援罷了。只要能把南朝關里的精兵悉數引到關外來,朕就算你大功一件。”

說到這里,黃臺吉略作停頓,沉吟了片刻之后,又接著說道:“當然了,朕也不是單單叫你一人領軍前往。——這樣吧,就叫肅親王豪格領著鑲黃旗的兵馬,與你一同前去。”

黃臺吉話音剛落,就見大政殿里一個與諸王貝勒并坐的高大魁梧、相貌粗礪的絡腮胡男子,突然站了起來,沖著黃臺吉躬身大聲說道:

“兒子謹遵汗阿瑪旨意!”

這個高大魁梧、相貌粗礪的絡腮胡男子,正是滿韃子偽帝黃臺吉的長子和碩肅親王豪格。

這個豪格,雖然是黃臺吉的長子,可是卻并非眼下黃臺吉寵幸的后宮諸妃所生育。

他的生母烏拉那拉氏,曾是黃臺吉的第二任大福晉,可是因為一次在奴兒哈赤面前失禮,受到了奴兒哈赤的訓斥,隨后就被黃臺吉給休棄了,廢掉了。

黃臺吉按照奴兒哈赤的安排,另外迎娶了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出身的第三任大妃,即現在的皇后哲哲。

從此以后,豪格這個長子的地位,就變得很尷尬了。

因其母親的原因,奴兒哈赤活著的時候,對這個孫子不怎么待見,連帶著黃臺吉本人也對他的這個長子不怎么待見。

可是再怎么不待見,這個豪格畢竟是黃臺吉唯一一個成年的兒子,所以等到黃臺吉繼承了汗位以后,就封他做了貝勒。

再等到黃臺吉稱帝的時候,就更進一步封他做了親王,即和碩肅親王。

豪格為人粗魯少文,脾氣暴躁,行事比較魯莽,并不是黃臺吉欣賞的那種類型。

所以,雖然他眼下已經年屆三十了,可是黃臺吉卻絲毫也沒有立他為儲的意思。

但是,這個豪格自有他的長處,他喜好弓馬射獵,兼且力大無比,作戰十分勇猛,這些年來,他跟著黃臺吉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很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因此也得到了黃臺吉越來越多的信賴和倚重。

特別是對黃臺吉來說,豪格好歹也是他自己的親生兒子,總比他那些同父異母兄弟們可靠得多了。

這一回,黃臺吉叫多鐸率軍前往遼西發動攻勢,思前想后了一番,便叫豪格率領鑲黃旗的兵馬跟著一起去。

一來,自己的兩黃旗這邊也出了人馬,也好叫多鐸、多爾袞兄弟他們無話可說。

二來,讓豪格去,也好代替自己看著點多鐸,免得他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

再者,于公而言,誘敵的人馬多一點,聲勢更加壯大一些,也有利于迫使遼西的明軍盡快求援,也有利于引來明國關內兵馬。

此刻,黃臺吉看見豪格聽了自己的吩咐,立刻畢恭畢敬地答應了,心里頗感欣慰,先沖他點了點頭,爾后又壓了壓手,讓他坐下,緊接著,就又對多鐸說道:

“你們此行,究竟去打哪個城池,朕看,還是由你們自己去做決定。可以打錦州,可以打松山,也可以直接去打寧遠城。總而言之,就是要打他南朝兵馬必救之處。

“記住了,你們此行能不能破其一二城池并不要緊,真正要緊之處,在于能不能調動南朝關內兵馬出關救援。

“須知道,你們此行引來的南朝兵馬越多,你們的功勞就越大。至于引來了南朝兵馬以后的事情么,到時候,自有朕,親自統率大軍前往迎戰!”

黃臺吉的戰略,說白了也很簡單,就是讓多鐸和豪格兩人率軍包圍明軍寧錦防線上的城池,迫使被圍的明軍向關內求援。

等到明軍的援軍出關以后,再由黃臺吉親自率領八旗主力軍,迂回包抄明軍后路,將他們包圍殲滅在關外。

這個時候的滿韃子,自恃弓馬騎射天下第一,所以根本不擔心在野外與明朝大軍進行決戰,反倒盼望著能將明軍從城池里面引誘出來進行野外決戰。

如果崇禎皇帝真的調集了大軍,交給洪承疇領著出關,北上松錦,去與滿韃子決戰,那簡直是正中了黃臺吉下懷。

歷史上,崇禎十四年開始的松錦大戰,就是這樣一個設計好的圈套。

黃臺吉派出了兩個旗的人馬長期包圍錦州,并在錦州與義州之間大量屯田,作出了一個不拿下錦州誓不罷休的樣子。

原本想著等待滿韃子軍隊糧盡自退的祖大壽所部人馬,這下子慌了,感覺到最后時刻到了,于是開始不斷地向寧遠、山海關求救,向京師求救。

而大明京師朝堂上的主戰派文官不明就里,紛紛上書皇帝主戰,并彈劾薊遼督師洪承疇膽小怯懦,見死不救。

結果崇禎皇帝聽信朝議,由原本的先安內再攘外,又變成了兩線開戰,開始督促洪承疇率軍救援錦州。

老謀深算的洪承疇當然看得出滿韃子的奸計,于是便一而再再而三地跟崇禎皇帝說關外兵少,不足以北上松錦與滿韃子一戰。

他希望通過提出增兵增餉的難題,讓崇禎皇帝知難而退,放棄北上救援錦州的想法,因為他知道,朝廷無兵無餉,根本派不出大批兵馬出關。

可是沒有想到,他這一次卻弄巧成拙了。

你嫌兵馬不夠?好,我給你傾國之兵。

你嫌糧餉不足?好,我給你傾國之糧。

一貫剛烈的崇禎皇帝咬著要關,調集了大明北方僅剩的官軍精銳,搜集了能夠搜集到的全部糧餉,一股腦兒地輸送到了山海關外。

崇禎皇帝這么做了以后,洪承疇心底里暗自叫苦,可是嘴巴上卻無話可說,只能硬著頭皮從關寧兩地啟程北上求援去了。

雖然洪承疇早就看破了黃臺吉的奸計,知道松錦之地是一個陷阱,但卻不得不帶著一絲絲僥幸心理往里跳。

他原以為一步一動,步步為營,可以避免被滿韃子擊潰,以為他到了松山城以后,可以背靠松山城立營,與頓兵在錦州城下的敵人決戰。

甚至可以與錦州城里的祖大壽內外夾攻,取得一場像樣的勝利,將圍困錦州的滿韃子趕走就可以收兵了。

但是洪承疇卻沒有想到,他到了松山城外以后,頓兵在錦州城下的滿韃子軍隊緊閉營門不出,根本不與他主動交戰。

就這樣,雙方居然在松山與錦州之間的地帶對峙起來了。

與此同時,洪承疇一到松錦之間立營,黃臺吉聞訊就立刻率領傾國之兵,從盛京城快速出發南下。

并且利用滿韃子騎兵的快速行軍優勢,繞開錦州與松山,以及雙方對峙的區域,直接包抄到了北上救援的明軍背后,掘長壕、起高壘,一舉切斷了明軍糧道和退路。

結果明軍后路一斷,消息迅速傳開,十三萬大軍竟然不戰自亂,惶惶不可終日,沒過多久,糧草耗盡,遂一發不可收拾,不戰而自潰矣。

崇禎皇帝好不容易從關內調集而來的十三萬大軍,竟然連一場像樣的仗都沒有打過,就這么一下子全軍崩潰了,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近乎于全軍覆沒了。

洪承疇十三萬大軍攜帶的數不清的槍炮、彈藥、車馬、糧餉,至此,也全數為被滿韃子所俘獲,落入了滿韃子之手。

這種圍點打援的小伎倆,也是滿韃子慣用的伎倆,其實并不難看破,然而卻因為各種匪夷所思的陰差陽錯,最后竟種下了大明敗亡的因果。

明末遼東戰爭史上,最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最令人痛徹肺腑的事情,真是莫過于此了。

黃臺吉在盛京城偽皇宮大政殿里的議事結束之后第二天,豪格掌管的滿韃子鑲黃旗,以及多鐸掌管的滿韃子鑲白旗,很快就行動了起來,點兵點將,備齊糧草,做著長期征戰的準備。

數日之后,大明崇禎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上午,即滿清崇德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上午,滿韃子和碩肅親王豪格、多羅豫郡王多鐸各率本旗出征兵馬共兩萬余人,云集到盛京城撫遠門即俗稱的大西門外,接受了滿韃子偽帝黃臺吉的點驗校閱。

當日中午,多鐸率領著他鑲白旗下的巴牙喇、阿禮哈超哈,氣勢洶洶地行在隊伍的最前面,豪格則率領鑲黃旗人馬,督押著大批糧草在后邊,一路離了盛京城下,人歡馬叫車輪滾滾地往西而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大明新命記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