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開元4316年  >>  目錄 >> 第二百二十五章 磷肥

第二百二十五章 磷肥

作者:隱宗宗主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隱宗宗主 | 開元4316年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開元4316年 第二百二十五章 磷肥

聽到朝廷要自己去西南的風聲,杜文煥知道,此時的西南就是一個燃燒的火藥桶,先后已經炸死了總兵、巡撫、總督,甚至連四川的地頭蛇蜀王一系都難逃厄運。

自己有幾斤幾兩杜文煥是清楚的,再說他先前在四川還惹了一個大敵,如今的黎家手握數萬兵馬,杜文煥可不敢保證自己去了能活著回來。

想到此,趁著朝廷還沒有正式任命,杜文煥便立馬稱病不出。

內閣無奈,隨即便任命了在四川的神機營副將魯欽總.理川、貴、湖廣軍務,主持川黔平亂。

不過朝廷的旨意還未到,黎安明在處理盜賊事件后,便派兵開始了對奢崇明叛軍的反攻了。

天啟元年五月,紅旗軍第一師趙安隆部在羅乾象族人的配合下,順利的幫助楊愈懋攻破了永寧城,奢寅見勢不妙,慌忙帶著一部分家小在安氏叛軍的策應下,南下逃進了水西。

安頓好羅乾象族人后,趙安隆與隨即便與楊愈懋做好了交接,而后又率軍西進,經興文縣攻進了敘州府。

紅旗軍第一師則在師長李大虎的率領下,由趙化鎮,攻克了敘州府的富順縣,至此,紅旗軍開始了對奢崇明叛軍平叛的進攻。

而安全的第二師,則全面接管了正安、思南、龍泉、開州、藺州一線的防務,負責遵義大本營的安全。

張林的第三師則沒有如同叛將樊龍預料的那樣去攻打重慶,而是經過擴充后,經由江津,直接向永川、璧山等地攻去,切斷了他西退的道路。

紅旗軍第四師則在師長王云山的帶領下,分兵由長壽、墊江兩地進入了順慶府,開始了收復順慶府,包圍重慶的平叛之戰。

為了給自己老爹增加軍功,所以此次反攻之戰黎安明沒有參加,就在外面的紅旗軍一路勢如破竹的朝著成都進發時,黎安明卻開始了他的磷肥研制之旅。

黎安明自然不會工業制造磷肥,但他稍微知道化學制造磷肥的方法。

濕法磷肥的制作流程很簡單,無非就是粉碎礦石、配酸,然后將硫酸和礦粉放入酸池反應分解,最后烘干,就成了,具體細節黎安明不是很懂,但是大致的流程還是知道的。

現在他沒有那個條件做出符合現代標準的酸池,只好用缸來代替了,費事是費事了點,在沒有現代工業基礎的明朝,也只能這樣將就做了。

現在遵義府的倉庫里的礦石已經堆積如山,特別是磷礦粉,更是多得嚇人了。

這個時代的糧食畝產平均不過一兩石,產量低得令人落淚,加之天災人禍再損失一部份,百姓們簡直沒法活了。

黎安明雖然引來了高產的作物,而沒有肥料,土豆、紅薯等的產量也不會高到哪里去的,想讓大家吃飽肚子,必須想辦法把最簡單的磷肥造出來!

所以他一個勁的催著開州礦山那邊開足馬力給他挖磷礦,挖出來的礦石就地砸碎輾成粉,然后送到遵義所來,能不能填飽肚子,就看能不能造出磷肥啦!

制作磷肥的硫酸,除了遵義這里自產一部分外,還有的則是直接從外面買。這個時代已經有了硫酸了,叫綠礬油。

至于制作磷肥所需要的大缸,黎安明早在開州尋找磷礦的時候就已經傳信陶瓷作坊,讓他們打造了。黎安明讓他們先一口氣打造了十余口至少能夠裝兩千斤水的大缸,而且質量過硬,不易破碎。

一切準備妥當后,黎安明讓劉老三在工坊區尋了一個位置,挖了幾個大坑把那些大缸安放了起來。

經過兩天的努力,十余口大缸總算全部安放好了,黎安明檢查了一遍,基本符合要求后,便讓楊四找來一堆像是面具一樣的東西,對著那些工人挨個分發了下去:“都給我戴上,還有活等著你們去干。”

這玩意也沒什么特別的,就是一塊剛好能把半張臉給罩住的皮革加一個竹筒,竹筒里有木炭粉、木屑、三合土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可以起到很好的過濾作用。沒錯,它就是最原始的防毒面具!這玩意放到一戰時期,肯定是什么毒氣都防不住,不過對付硫酸散發出來的酸性氣體,足夠了。只是那樣子實在太難看了,特別是那個竹筒,跟豬鼻子似的,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

黎安明第一個戴上面具,緊接著化學院的幾個學生也帶上了面具,結果其他工人一個勁的看著他們笑,黎安明頓時發火了,吼了一聲:“還愣著干嘛?戴上!”

楊四等人早已習慣了這個面具,所以倒是很適應,其他人則是要多別扭就有多別扭。不過黎安明可沒心情管他們,反正一會有的是罪讓他們受。

戴上面具之后,黎安明讓楊四帶人把倉庫里的硫酸一桶桶的搬出來,萬分小心的往缸里倒。缸那么深,硫酸是濺不上來的,不過硫酸倒進去之后騰起的那股白煙刺鼻得要命。

戴著防毒面具的幾個工人看到周圍看熱鬧的人一個個捂著鼻子落荒而逃,一個個好奇的摘下防毒面具,結果一股酸性氣體撲面而來,他們幾乎無法呼吸,趕緊跑開,狠狠喘了好幾口氣,灌了兩口水才緩過來,發出一聲狂叫:“有毒!”

黎安明無視那幫家伙那夸張的反應,專心的看著楊四等人干活。

那幾個工人見其他都無礙,這才知道了這個丑陋不堪的面具的作用,隨即連忙帶上面具后乖乖的開始繼續干活了。

往一口缸里倒足了半缸多硫酸,黎安明才叫停,隨即再打個手勢。

楊四見狀,頓時了然的拎著一筐磷礦粉上前,嘩啦啦的將磷礦粉給倒了下去。

缸里的硫酸頓時冒起了大量汽泡,從缸口處騰起白茫茫的酸霧,滋滋作響,簡直就是迎風臭十里。就算帶著面具,黎安明還是能聞到那股味兒,但是沒辦法,現在的條件也就只能受著了。

磷礦粉一擔接一擔的倒了下去,黎安明就在一旁盯著,不時用棍子攪拌一下,磷礦粉多了就讓人往里面倒硫酸,然后繼續倒礦粉,直到整口缸還差一尺就裝滿了為止。

這時眾人看到,缸里的磷礦粉咝咝作響,噴發出大量滾燙的氣體,硫酸正在迅速將它分解,這一反應來得相當激烈。

除了黎安明和化學院的楊四等人,其他人皆不知道這是在干嘛,不過黎安明也懶得解釋,一來給他們解釋不通,而來完全沒必要。“好了,趕緊把缸蓋上,然后填土將它埋在地下!”

聽到黎安明的吩咐,眾人一一照辦,忍受著刺激性氣體燒灼皮膚帶來的火辣辣的痛楚,將缸蓋上,然后填回泥土,再在表面灑水,然后一陣猛踏將松泥踏實,這才算大功告成。就這樣,大家都還能聽到缸里發出的咝咝聲。

“這口缸完事了,下一口,往里面倒硫酸!繼續!”強忍著不適,黎安明又喊道。

雖然不知道黎安明究竟在干什么,但那些工人們只能照做,倒硫酸的倒硫酸,倒礦粉的倒礦粉,分工合作,忙得不亦樂乎,其實這是濕法磷肥的制造方法。

當然,這不是什么輕松的活,最后一口缸封好之后,黎安明覺得自己的眼睛又酸又痛,直想流眼淚,臉更火辣辣的痛,被灼傷了,肯定是被灼傷了!他扯下防毒面具,喘了幾口大氣,有氣無力的對那些工人說道:“今天大家辛苦啦,趕緊去澡堂洗個澡,一會兒去楊管事那里領賞!”

聽到有賞,那幫工人們馬上忘記了一身疲憊和臉上火辣辣的灼痛,放聲歡呼,賞銀啊,還有比這更值得高興的嗎?

黎安明見狀,不由得苦笑著搖了搖頭,果然,還是這些普通百姓容易滿足啊。

隨即黎安明也顧不得理會他們了,連忙就近跑回了軍營,拿著一塊香皂就跑進了軍營澡堂。好在香皂已經被他弄出了,不然就他身上這味,恐怕好幾天都消不了。

制造化肥也好,磷肥也罷,其實就是一個苦差事。面對如此惡劣的工作環境,特別是這個酸臭味,它和一般的糞臭味不同,不僅鼻子遭罪,而且還辣眼睛。最主要的是還危險,畢竟硫酸一不注意沾到身上,那可不是說著玩的。

還得想出辦法來避免再次發生這種事情。制造磷肥真是個苦活兒,黎安明不打算再干第二次了,再來一次,他非給毀容不可。最好的辦莫過于讓別人來干這樁苦活,不過那都是后面的事了。

三天后,黎安明又讓人去挖出那些大缸,看了看,發現已經分解得差不多后,便立馬開始烘干。

烘干后,他用瓢舀一瓢看了看,和記憶中的磷肥樣子相差無幾,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不過試試應該就知道了。

于是等烘干一馬車后,黎安明讓工人們繼續做,他在帶人拉著一車磷肥跑到了郊外的農場試驗區。

于啟晨見到黎安明拉著一車東西過來,便笑著問道:“黎公子,又有什么新奇物件?”

這樣難怪于啟晨好奇,黎安明可是一直讓何源在沿海收購那些新奇的種子,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兩樣送到農場試驗區來。

“最近閑來無事,又研究出了一種新型的肥料,拉過來準備讓先生試一試,看看效果如何。”黎安明笑了笑解釋道。

對于黎安明說的閑來無事,于啟晨是打死不相信的,雖然他一心撲在農事上,但對外面的兵事還是知道一些的,此時的遵義應該在忙著平叛才是。

不過對于黎安明說的肥料,他頓時來了興趣,連忙說道:“哦,黎公子大才,又發明了肥料了,不知與草木灰比會如何?”

黎安明聞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道:“這種肥料的效果應該比草木灰要強上幾倍,不過具體如何還是得等先生試了試才知道。”

聽到黎安明這么說,于啟晨頓時眼睛一亮,連忙對身邊的幾個學生說道:“那還等什么,快,快去施肥。”

“于先生,還得麻煩您試驗出一畝地施肥多少才合適,這一車是不夠的,一會兒我會再讓人送一些過來,等您這邊試驗出效果后,再行在遵義推廣下去。”見狀,黎安明笑了笑又拱手說道。

于啟晨聞言,也連忙拱手回道:“黎公子放心,最遲三個月,我們就會得出結果,只是這樣一來,今年怕是推廣不成了。”

“不急,今年不行就明年了,往年沒有肥料還不是照樣過,晚一些也無妨。”黎安明聞言想了想,隨即便笑著擺了擺手說道。

“那就好,如果此種肥料應用成功,黎公子可謂又是大功一件,又能活人無數了。”于啟晨聞言放心了,隨即便夸贊道。

聽到于啟晨的夸贊,黎安明只是笑了笑,既然來到這個時代,總得做點什么不是?

適逢小冰河時期,明末人口又逼近兩億,而糧食增長的空間耗盡,難以負荷,各方面都出現崩潰的征兆。

要想養活龐大的兩億人口,歷史已經證明,光靠這個時代的農業技術是行不通的,最后只會引來大規模的饑荒,從而導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人口銳減。

饑荒引發叛亂,反過來,叛亂又破壞秩序,秩序一亂,種糧食的人也就少了。這樣便是惡性循環:越亂,越沒人種糧食;越沒人種糧食,越亂。

除了節育與殺人,黎安明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引進高產作物和研制出肥料了,如果說土地改革是他改變這個時代的第一步,高產作物的推廣是他試圖改變這個時代的第二步,那么肥料的應用便是他改變這個時代的第三步了,將來還有第四步、第五步等等。

黎安明相信,他既然來了,那么華夏民族的命運就會變得更加光彩照人了。

正當黎安明在心里歪歪著改變歷史時,一旁的于啟晨忽然想到了什么,拱手對黎安明說道:“對了黎公子,玻璃房里有幾樣新作物已經熟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哦,是嗎?剛好今日無事,便去看一看吧。”把拉扯會思緒的黎安明聞言頓時一喜,連忙好奇的回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開元4316年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7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