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漢官之陳  >>  目錄 >> 第二百零七章:真一夫五口治百田

第二百零七章:真一夫五口治百田

作者:聰蔥沖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聰蔥沖 | 漢官之陳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漢官之陳 第二百零七章:真一夫五口治百田

桑樸聽著陳安的話有些猶豫。

看著這后面稀稀落落的田舍以及這一望無際的田野。

陳安的話是真的。

至少暫時看起來,是真的。

“桑將軍?桑將軍?”

“啊!”

思緒飄遠的桑樸被陳安的叫喊拉了回來。

“桑將軍,我們該上前了。”陳安微笑著指著前方的院落。

桑樸點了點頭,在桑吉的照看下翻身下馬。

前方的小路狹窄,騎馬過去會踩到前方的稻田。

陳安對著袁程眾等人吩咐道:“你們幾個在這里照看馬匹,我帶著陳六和桑將軍、桑都尉過去就行了。”

“諾。”

得到他們的回應后陳安抬起左手做出邀請狀。

“桑將軍請。”

“嗯。”桑樸點了點頭邁步向著前方院落走去。

路程也就三十丈左右,很快就到了。

陳安上前小扣了幾下柴門:“有人嗎。”

吱呀一聲,屋內的有一黑瘦老翁打開房門。

旁邊還跟著個幾歲大小孩,露著好奇的目光看著陳安他們。

老翁看了看陳安他們身上的華貴服飾,默默嘆息一聲。

腳步慢慢挪到了院門口:“幾位貴人找老漢可有什么事?”

陳安露出微笑:“老丈不必驚慌,我們是奉了少府大人的命令,前來巡視民生的。”

長安城的一些貴族子弟在百姓中的名聲并不好,那些貴族子弟仗著自己的家世時欺男霸女,惹得百姓們看到他們都躲得遠遠的。

對此劉恒也很是無奈,漢律上有關這方面的處罰是只要不是謀反等重罪,其余這些罪行均可以用錢來擺平。

這條漢律一直被陳安所詬病,但陳安現在實力還不夠強大,無法做到改變律法的存在。

當然也有些貴族的子弟在百姓中的名聲還是不錯,比如周陽、曹壽和陳安以前都是如此。

陳安任少府后清理少府上下的事情早已傳遍的長安城的周邊,聽說后的百姓無不叫好。

前幾年,陳安的兩個孩子出生時,要新招募一些下人。

他們都知道陳府對待下人的待遇極好,紛紛前往報道。

所以現在報上陳安的名字還是很管用。

果然,聽到是奉陳安的命令后老翁像是舒了一口氣。

打開遠門:“幾位貴人進來吧。”

旁邊的桑樸和桑吉見著這一幕不由的對陳安又高看了幾分。

他們很清楚在閔越國內,那些百姓平日里別說奉少府命令讓官員進門了,就是奉了閔越王的命令都會使他們內心滋生恐懼,好像是自己犯了什么事一般。

當然門還是會開,但與他們交流時,都是唯唯諾諾,甚至說一句話要想很久,生怕說錯后就會被抓似的。

“打擾了。”陳安拱手笑道,便帶著桑樸三人進了院內,桑樸等人也紛紛和老翁見禮。

老翁讓小孩進屋給陳安等人搬來了凳子。

“謝謝。”陳安對著小孩笑道,讓小孩愣在了原地。

每年也有來統計收成的官員,但別說謝謝了,態度好一些都是破天荒的事情。

陳安也大概明白,摸了摸小孩的頭,親切問道:“叫什么名字啊?”

小孩扭頭望著老翁,見老翁點了點頭后張開小嘴,慢慢說道:“陳廉。”

陳安怔了下,笑道:“哈哈,跟我一個姓啊。”

小孩嘿嘿一笑跑回了老翁的身邊。

老翁扶著陳廉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陳安欣慰一笑說道:“不知老丈今年高壽?”

老翁像是想到了什么,笑道:“老漢今年七十有六了!”

七十六歲年紀已經不小了。

按照漢律規定,六十歲以上老人可以見官不拜,八十歲以上的甚至可以見到皇帝不拜。

也就意味著這個小孩很有可能是老漢的曾孫一輩。

“老漢家中現在有幾口人啊?”

陳安直奔了主題。

老翁頓了下,像是在思考:“有三子一女,老二去了北鎮軍,長子和幼子在家中種田,女兒也嫁出去了,現在的話,算上兒媳孫子他們一共有十幾口人,他們都出去勞作了。”

說到最后看著陳廉:“這個是我曾孫兒。”

四世同堂。

桑樸聽著有些羨慕,不知以后自己能否做到這般四世同堂。

陳安這時問道:“敢問老丈,旁邊的那五畝田地可是您家的?”

老翁聽到這個問題便得有些警覺,沒有回答。

陳安連忙說道:“老丈不必擔憂,這是少府大人讓我等了解后,好針對特殊情況進行提前得預防,想必您也聽說了去年河東河西郡遭受蝗災的事情。”

老翁聽到陳安的回答面色緩和了一些,緩緩說道:“不是五畝,是這兩頃田地都是我家的。”

聽到老翁這話陳安愣住了,桑樸更是滿臉不可置信。

兩頃田地也就是兩百畝,這比陳安一開始料想的多了四十倍。

之前陳安一直在長安城內對農家了解甚少,他一直以為這只是吹的。

而對于桑樸來說,這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當初要是他家有五畝田地,自己可能也就不會參軍了吧。

戰國初期時,魏國國相李悝變法,第一次提出了一夫五口百田的模式,后來商鞅在秦國變法也是延續了這個口號。

劉邦在建國初期也是沿襲了這個口號,但這其實就是在畫餅給天下百姓,告訴你們都能有田地可以耕種,不會餓死。

但是在魏國和秦朝手中沒有實現的在劉邦手里實現了。

秦末的大亂致使不少擁有田地的封建勢力和一些大地主被這亂世給沖垮開來,同時也有大量的人口損失。

所以劉邦建立大漢后就用了授田的方式來安定天下,只要百姓有了田地,不會餓死,他們也就不想暴亂。

但這事情真正有秩序的進行還是等到了劉恒在位的初期。

一夫五口治百田。

當這個變為現實時也同樣增加了許多隱患。

一些百姓無法耕種這么廣闊的田地,就會出現買賣田地,而田地的買賣就會滋生新的地主豪強。

額,比如他們陳家現在就是如此。

不過這些他還暫不知情。

緊接著老漢又補充道:“不過只有一頃上田,剩下的都是中田和下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漢官之陳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2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