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明帝國的崛起  >>  目錄 >> 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

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

作者:九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九悟 | 明帝國的崛起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明帝國的崛起 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

七月二十三日,金陵大小報紙上的頭條新聞全部都是譴責、聲討打砸真理報的文章。

真理報上的用詞要嚴厲的多。

“我朝官僚處處講祖制。然而,以兵部令軍事是祖制嗎?太祖高皇帝明文規定:生員不得言國事。敢問金陵監生、秀才沖進真理報社打砸又是何道理?

按照祖制,當剝奪這些讀書人的功名,流放三千里。并要求其賠償損失。”

明理報等報紙的文章就要溫和的多。筆墨主要集中在“損壞財物要賠償上”。

這是一個放之天下皆準的道理。

金陵城,秦淮河畔。

湯玄策清晨出門,在街頭的店鋪吃著金陵本地的特色早餐。

一碗小混沌,一份雞蛋灌餅。

連湯帶混沌,一口一個吞下去。辣椒油的香氣和豬肉餡的鮮味在嘴里融合。非常夠味。

配著咬一口金黃色、外酥里韌的雞蛋灌餅。甜面醬和辣油的醬料進口,美味無端。細品,青菜的水嫩和面皮的柔軟結合的恰到好處。

湯玄策昨天剛在同行們面前裝過逼,心情正好。手里的報紙也印證著他的看法。

一邊吃早飯,這間價格不菲的早餐店鋪里食客們的各種議論傳到耳朵里。

“真理報簡直是異想天開,還想要賠錢,要懲罰國子監的監生們。”

“生員是他們一家報社能懲治得了的嗎?知不知道這些年我們南直隸有多少生員?”

“就是。新秦伯張昭改革鹽法搞得天怒人怨,還不許我們這些讀書人說句公道話嗎?”

“別提了。看報紙上的論調都是一致,估計是給張昭威脅了。你們看,連報道魏國公的文章都少了些。據聞,王老大人昨日曾說過,我輩圣人子弟便帶不得兵么?”

“王老大人目光如炬!赳赳武夫懂個什么?東華門外唱名者才是好男兒!國朝的兵事必須得兵部管著才行。”

“正是。”

“吳兄此言大善!”

湯玄策聽的想拍桌子罵娘,這都是寫什么傻逼論調。連最基本的事實都不顧嗎?

方才的好心情被搞的極其糟糕。湯玄策會了賬,氣咻咻的坐船去報社上班。

金陵這邊的風氣很不正常,他要以筆為劍,改變這種觀念。

金陵城中針對書生們的譴責、施壓,并沒有起多大作用。話題始終是高度圍繞著魏國公的奏章上。

文武之爭,有時候就是那么的無聊。但其實可以看做是兩個“利益集團”之間的碰撞。

明中期時文官集團的力量早就急劇的膨脹。這時候,有人想要動生員們的“權利”,自然不會得到支持。

對于武臣們來說,唯一的利好大概是張昭業已“一統江湖”,軍方上下只有一個聲音。不像文臣還有一堆山頭。

金陵城中的紛爭如此。而在揚州城中則是另外一番場景。

揚州城本地的縉紳大族于家的頭面人物致仕的湖廣左參政,兩榜進士于偉誠在午后時分,邀請李巡道至府中小酌。

清秋時節,風吹過就是一地黃葉。精美的江南園林之中,小橋流水、怪石嶙峋。

于偉誠將近六十歲,一身布袍,頭戴璞頭,頜下一縷長須。顯得清廋矍鑠。

“李大人,還請你在張使相面前美言幾句啊!我那侄孫也是受人蠱惑吶。”

寒暄之后,于偉誠徑直提出要求。

張昭明天見李巡道,意思已經傳達。于家這里自然也是知道。

李巡道心里一陣苦笑,這是我美言就能辦成的嗎?讀書人鬧事是什么性質?看看真理報最近的“批判”文章!張使相八成是要下重手的。

若非他先下手為強,揚州這邊的局勢恐怕一發不可收拾。讀書人鬧起事來,只要死一個,張使相的麻煩就大了。

李巡道拱手道:“于前輩,非是晚生推脫,真理報上的風聲想必于前輩也知道。晚生只能說盡力一試,并沒有把握勸說張使相輕恕那些讀書人。”

于偉誠點點頭,嘆口氣道:“多謝李大人!”

別看在江南地區秀才仿佛不值錢:秀才滿地走。但其實只是表象。任何一個傳承幾十年的大家族必須要保證后輩讀書人不斷,才能延續輝煌。

而家族里的后輩力量、根基便是“生員”。于家雖然為揚州大族,當地縉紳,但損失一個秀才也是非常心疼的。

“江南園林確實天下一絕,鬼斧神工啊。”

張昭接見李巡道是在揚州城外的大鹽商陸奇文的園子中。早秋季節,另有一種荒蕪的美景。

他今天是帶著妻妾們來這里游玩,局勢已經穩定,自然要帶她們出來多轉轉。

順便和李巡道見一見。

李巡道穿著便服,跟著張昭走進一處精美的樓閣中。但見前門石榴樹排開,后面湖泊波光粼粼。殘荷鋪陳。白鷺戲水,聞人聲而飛還。

親衛許杰帶著人,將酒菜送來,鋪在一樓的大堂中。

張昭舉杯,“李大人,請!”

李巡道默默的飲一杯,想要說情真是一時間不知道從何說起。他感覺張昭并不想談論這個問題。但兩人今日見面又實實在在的是要談一談這事。

或許,這就是張使相的高明之處吧!一言未發,他便已經處在逆境之中。

其實,李巡道并未犯什么錯,不存在像揚州知府那樣被張昭拿捏著把柄。但即便是中立的立場,心中對張昭還是非常忌憚、尊重。

“使相”這個別稱,通常是指的閣臣出鎮地方為總督,總覽全局,相當于唐時的節度使。

張昭是樞密副使,大明官場默認的這是當朝相公之一。一如宋時舊制。

由此別稱,可見其地位。

李巡道終究還是開口,“下官斗膽,敢問使相如何處置在揚州被抓捕的鹽商、士子等人。”

張昭給李巡道斟酒,“李大人以為呢?呵呵…,鹽法改革,不是請客吃飯,是要流血的!揚州的士子也一樣。既然有聚眾鬧事、散步流言的舉動,就要承擔相應的后果。生員功名在禮部管著,我或許剝奪不了。但流放我肯定是要做到的!”

李巡道默然的嘆口氣,“唉…”

張使相這個決定又會在大明掀起怎么樣的浪潮呢?這或許就是歷史風流人物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明帝國的崛起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24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