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明帝國的崛起  >>  目錄 >> 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

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

作者:九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九悟 | 明帝國的崛起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明帝國的崛起 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

京師的八月下旬天氣干燥,秋風掃過就是塵土飛揚,如同揚起一陣陣的沙塵暴。

如果有儀器檢測估計pm2.5值早就爆表。

古代也不盡是青山綠水啊!只要發展,那里不付出環境的代價呢?只能是先發展后治理。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這兩個先后的全球霸主都是走這個路子。

所以公知什么的,都是扯淡。內心又臟又黑。

明王朝的京師最早就兩百多萬人口。這些人的生活需求就造成環境的惡化。

漕運可以解決吃的問題。京師這里是平原,河流資源豐富。喝水的問題也可以解決。但是冬天取暖的問題呢?那就知道去砍伐西山的樹木。最終是“薪盡煤出”。家家戶戶都在燒煤。

小時雍坊中,在深沉的夜幕之中,首輔劉健的府中就已經將煤燒起來。劉健的書房中暖洋洋的。

他在燈下微微沉思著。手里的書自然是半頁都沒看進去。京中暗流洶涌,作為首輔他怎么可能沒有一點察覺呢?

如今天下稱不上國泰民安,總會有點小事故出來。但是都在可以處理的范圍內。比如今年七月不就把黎賊給平定了?

而大明有張昭在,在軍事上基本是穩如泰山。

但是,但是…

朝堂上明面上的矛盾是戶部尚書侶鐘要辭職。

弘治十五年秋,天子下令如何改善當前的財政狀況,可以增加那些收入,可以節省那些之處。戶部牽頭組織朝臣們討論這件事,一共提出二十二條。

其中包括:罷除傳奉冗官,裁汰宮廷濫收的軍匠,清理騰驤四衛的冒名勇士,停止寺觀的齋醮,減省內侍、畫工、番僧的供應費用,禁止王府和織造監過度地乞取鹽引,命令有司征收莊田的田租。

除開新秦伯張昭去年底回京后,在軍務上改革,把騰驤四衛四萬余人給清理成7千人。其余的建議天子一條都沒有采用。

戶部尚書侶鐘為此事不斷的上書天子,而涉及到利益的權貴們早對其不滿。

導火索就是京中有商人走通外戚張鶴齡的門路,請求將十七萬引舊長蘆鹽場的鹽引免于鹽課,天子許之。

近來官場上為這事鬧的非常兇。侶鐘在辭職。而聽聞宮中的大珰們在指使東廠搜集侶鐘的黑材料。

這只是明面上的矛盾,在一連串言官們上書和報紙上的評論中,還有暗中的波瀾。

次輔李東陽等人想要將他取而代之。

表現出來的就是:李東陽力主同意張昭推薦兵科都給事中王承裕出任遼東巡撫。而天子還特意派刑部侍郎樊瑩去遼東走這一趟。對王承裕的重視之意可見一斑。

“哼!”

想到這兒劉健不屑的哼了一聲。他正兒八經的教授過弘治天子讀書,李東陽沒這經歷吧?

劉老首輔拿出一本空白的奏章,題頭自然是早就寫好的,他琢磨了一下,繼續向天子寫辭職的奏章。

這已經是第十七封。

“這是最后一封了。不可令天子太過為難。”劉老首輔在深秋里一邊運筆書寫一邊心中感慨著。畢竟君臣相得這么些年啊!

“老夫這個首輔遲早是要退。但是年老體衰請求致仕還是被人逼退,這其中的差別唯有自知。”

劉老首輔心氣十足,奏章寫到一半時,跟在身邊侍奉的孫子劉成學悄然的進來,幫著給祖父倒了一杯熱茶,再輕聲匯報道:“爺爺,孫兒已經將外頭來訪的賓客都打發走。”

劉老首輔贊許的點頭。人生七十古來稀。他這個年紀長子、次子都已經早亡。長孫也早卒。就剩下三子和這個門蔭中書舍人的孫兒。

劉成學見自家祖父還穩得住,他剛剛從外面打探了一堆消息回來,道:“爺爺,外頭都說…”

劉健打斷孫兒的話,“外面的風雨不必理會。去吧。我一會就要休息。”

“是。”

張昭的奏章于八月二十八日到京中。他這是普通的奏章,將近兩千里的距離,能以這個速度通過明朝的驛站系統抵達,已經算是非常快的。

這主要得益于張昭對遼東的驛站規定和整治。

明朝驛站的弊端這是不必說的。看一看明末李自成的人生就懂,這真不是人干的活兒。

張昭將驛站系統做了改革。郵遞信件和公文的專門設立一個系統,只是暫時掛在驛站的名下。而招待過往大官貴人住宿的驛站則是另外一幫人。

按照現代辦法管理的郵政系統當然比原始的驛站系統要快。

明代的皇帝在大臣致仕時,通常有句話,“給驛歸”。這就是允許大臣免費試用驛站系統返回家鄉的意思。

張昭現在當然是沒法動驛站這一塊。這是挑戰整個官僚階層的使用習慣。

相比于工業化,推廣數學、科學,這都是些小事,將來會慢慢的改善。只要大明持續發展,不可能再出現一個闖王。

首輔劉健于第二日在內閣中見到張昭的奏章,幫他辦事的中書舍人(秘書)把奏章放下他看了沒兩行,一口怒氣就涌起來,“好,你個李賓之。”

劉健撩起官袍下擺,從他的公房中走出來。

正在整理奏章的中書舍人趕緊跟上來,“閣老…”

劉健擺擺手,沉著臉,手里拿著奏章直接到李東陽的公房中。

眾所周知,明朝內閣在文華殿后的文淵閣辦公。而這座院子中,大堂之后有六間房用作閣老們使用。

大明朝通常情況下是三名閣臣,只有極少數情況下才有四名或者多名閣臣。

所以通常情況下,閣老們都會選擇朝南向陽的三間房間作為公房。換言之,李東陽的公房就在劉健的公房旁邊。幾步路就到。

大明的向來是閣老們要談事情要到大堂中去談,這是表示“事無不可對人言”。就是說“我們沒有密謀”。

而劉健此時直接闖到李東陽的公房中,而且是以首輔之尊去見次輔,這又是不合規矩的一點。

但由此種種可見他心中的怒火。將宦海多年的劉首輔氣成這樣,可知張昭這本奏章絕對沒有那么簡單的。

“劉閣老…”李東陽正在伏案審讀奏章,卻見首輔劉健進來,驚訝之余,站起來行禮。

劉健將張昭的奏章重重的壓在李東陽的書桌上,臉色陰沉,“李賓之,這封奏章是何意?”

短短幾步距離,劉老首輔已經控制住情緒。但是公房中的氣氛依舊是劍拔弩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明帝國的崛起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6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