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興漢室  >>  目錄 >> 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

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

作者:武陵年少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武陵年少時 | 興漢室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興漢室 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

———清史稿·選舉志五

聽了這話,荀攸右手捋須,眼中精光微閃,但笑不語。

杜畿也緊張的看著荀攸,他自詡滿腹才華,但也知道人外有人的道理,荀攸的才智也足堪讓他佩服。所以此時已不是他能不能得到薦舉,繞開吏治科的問題了;而是自己剛才那一番表現,能不能得到荀攸認可的問題了。

荀攸沉默了許久,就在這個時候,只見門外又有兩人走了進來。

當先一人步子邁得極大,走路虎虎生風,甚有氣勢,正是張昶之弟,長水校尉張猛。而另一人身著青衿,中等身材,做士人打扮,一雙精明的圓眼朝四處張望著。

“阿兄。”

張猛先是沖張昶行了一禮,復又對荀攸見禮道:“荀君。”

隨后在張昶的介紹下,張猛也對荀悅恭敬的行了一禮,在面對杜畿時,張猛行的禮就有些隨便了。不過杜畿倒也不在意,他的注意全放在張猛身后的那一員文士身上,隱約之中,他似乎覺得此人與他有著同樣的目的。

“你這幾天久在軍營,怎么突然想著回來了?”

“是因為有好友拜訪,軍中不便,是故帶到家里來了。”張猛說完,隨即介紹道:“這是邯鄲商,陳留人,與我舊識,阿兄你應當記得,前些年來過我們家。”

“喔。”張昶有些印象,邯鄲商與張猛曾同時舉為孝廉,在雒陽結識,兩人關系好到可以互相肆意玩笑。只是這些年斷了音訊,不知為何這會突然前來……張昶看了一眼杜畿,心里確認道:‘恐怕這兩人動機一致’。

張昶接著說道:“實在是久違了,還以為你遠在陳留,再難相見。沒想到你竟到長安來了,何不早些遞上書信,我也好與叔威預作準備。”

邯鄲商收回了悄悄朝荀攸等人打量的目光,眼珠一轉,表現得磊落大方,笑著說道:“貿然前來,諸位就當我是不速之客好了。”

杜畿與邯鄲商素未蒙面,荀攸由于張氏兄弟不甚熟悉,眾人一時都不再說話。邯鄲商見場面有點冷,有些尷尬的說道:“不知諸君適才在聊些什么?”

“在聊河東的鹽政。”杜畿笑眼直盯著邯鄲商,隨即又補充道:“在下對此有些淺見,故而斗膽在荀君等人面前談談。”

邯鄲商聽了,立即接口道:“原來如此,商自函谷一路過來,對于河東鹽政也略有所聞,不知能否一表挈瓶之見?”

荀悅發覺此間有些蹊蹺,有心脫身,抬眼卻見對面的荀攸仍在安坐,面帶笑意的聆聽邯鄲商與杜畿兩人之間的闊論。荀攸平靜的笑著,目光朝荀悅處望來,與其深深地對視一眼,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

幾人各懷心思的說了會話,其中主要是杜畿與邯鄲商兩人在發表高論,荀攸與張昶等人只是虛與委蛇的附和著。說到一半時杜畿似乎察覺了什么,漸漸地不再與邯鄲商爭論,將主場拱手讓給了極力表現自我的邯鄲商。

外間的雪越下越大,杜畿最終借口雪路難走,先行告退,而后再是荀氏叔侄,邯鄲商與張猛故友重逢,理所當然的留宿。

回道屋子里頭,在暖烘烘的炭火旁,荀悅對荀攸說道:“就今日觀之,此二人如何?”

“智勇權變,治事牧民,當以杜畿為先。”荀攸吩咐蒼頭準備飯食,顧自拿起茶壺給自己與荀悅倒了茶:“此人是個能吏,可受州郡之任。”

荀悅與其持同樣的看法,對此點頭表示認可,復又問道:“那邯鄲商呢?”

“未見其能,徒有浮名而已,又無容人之量。”荀攸將倒好的茶碗移到荀悅面前,低垂著眼瞼,說道:“即便能仰賴張氏,也不過一時之利,論及長遠,可比杜伯侯差遠了。”

“以杜畿的才能,不可能過不了吏治科這一關,而他也不似貪祿求仕、奉承討好以求幸進之輩。邯鄲商則才淺德薄,官心太重,做的太明顯急切了。”荀悅說完,好奇的拿起茶碗,湊在鼻下輕輕嗅著,不由好笑的說道:“好端端的,你給我喝藥做什么?”

“這叫茶,是陛下命人改進了炒茶之法,使其不僅有藥用,而且還能在尋常時候充作飲物,可代酒醴。”荀攸拿起茶碗率先喝了一口,嘖口道:“雖是苦澀些,但喝下之后,的確唇齒留香,別有一番滋味。”

茶本來用途極少,需求也不多,故而太醫署本就沒有多少存量,直到皇帝將茶作為日常飲品后,才使人從山里采摘野茶,存量才多了起來。即便如此,皇帝賞給底下臣子的茶也是極為稀少,荀攸身為親信,得到過不少茶葉。

時下眾人雖然尚無飲茶的習慣,但蒙獲恩賞,還是將其視為珍貴之物,只有少數幾個人如荀攸這般將它烹來喝。

就在荀悅嘗試著喝茶的時候,荀攸又接著說道:“這兩個人都是同樣的打算,不過杜畿謀得深些,是沖我來的。”

“杜畿是個能吏。”荀悅重復了一遍荀攸適才對他的考語,他將茶喝了下去,神色不改:“你可有意為他陳情,開一個特例?”

荀攸斷然說道:“愈是如此,就愈不能開方便之門。”

“你這里置之不理,若是張昶在陛下面前代為薦舉了呢?”荀悅既是欣賞杜畿,不愿他在吏治科浪費時日,又是為荀攸著想,只是他從未入仕,對現今的朝廷與皇帝還是很不熟悉:“這樣問起來,倒顯得你無識人之明。”

“張文舒雖然為人優柔諄切,真正辦事的時候卻不敢有絲毫疏忽,尤其是陛下交付的事。”荀攸篤定的說道:“他剛才想讓我舉薦杜畿,無非是想試試我的態度,并想將事情推到我身上——這樣一個人,不會看不清形勢,自找麻煩。”

事情不出荀攸所料,不僅是杜畿,就連邯鄲商此次都是無功而返,他們知道張昶明里暗里表現的態度,在之后的幾次見面中都默契的不再提及此事。

《三國志》〈龐清傳〉注引《魏略》:“邯鄲商、猛俱西。初,猛與商同歲,每相戲侮;及共之官行道,更相責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興漢室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40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