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戰國大司馬  >>  目錄 >> 第23章:教導

第23章:教導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賤宗首席弟子 | 戰國大司馬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戰國大司馬 第23章:教導

PS:有書友覺得近幾章過于硬核,其實作者這樣找資料寫更累,不過既然寫到先秦百家,那就必須得簡單點一點淵源與發展,更別說道家、名家都是當時的顯學,否則小說的故事性就會有所缺失,畢竟以后主角還會遇到其他諸子百家的名人,比如孟子、荀子、墨子等等。這章過后,宋國篇基本上就沒有什么硬核的東西了,所以大家也不用著急。

————以下正文————

莊子希望用名家的思想來淡化儒家思想對他弟子蒙仲的影響,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名家思想是研究萬事萬物「同異」、「名實」以及相應關聯的學論,與道家思想非常契合。

其二,惠子是莊子的摯友,如果說傳授給弟子什么學論是莊子所不排斥的,那么除了道家思想外,就只有名家。

其余的,儒家、法家、兵家,甚至是墨家,莊子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不滿意的地方。

其三,莊子始終認為惠子“猶有未樹”,認為惠子提出的那些理論,還只是很粗糙、很不成熟的思想——對此莊子曾說過「名,物之粗也」這樣的話,希望惠子更深入地研究世上萬物的內在聯系,而不是拘泥于表象,但遺憾的是,惠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作為魏相治理國家以及組織「連橫抗秦」,以至于沒有多余的精力再做深入的研究。

這讓莊子感到很不渝。

本著循序漸進的想法,莊子先教授蒙仲與諸弟子的,乃是惠子的堅白論。

堅白論這篇論著的核心,即針對一塊堅白石而產生的理論想法。

這塊堅白石,它同時擁有「堅」、「白」、「石」三個不同的概念。

其中,「白」與「石」是人可以眼睛觀測到的。

但「堅」,卻是需要人的手去觸摸到才能感覺出來。

因此,當人只用眼睛去觀測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是「白石」;而在閉上眼睛用手去觸摸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堅石」。

只有當既用眼睛去看、也用手去觸摸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才是「堅白石」。

然而,這三者的「名(名稱)」是不同的,能夠說這三者其實是不同的物體么?

惠子的思想,即是研究物的“名”與“實”,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PS:公孫龍的「離堅白」論,就是割裂了惠子的堅白論思想,詭稱「白石」與「堅石」是不同的物體,哪怕它們事實上同時出現在一件物品上。

總的來說,惠子的「堅白論」還是比較簡單樸實的。

相比之下,他提出的「合同異論」,那涉及的就廣泛的多了。

惠子認為世上事物本身就有「同一」與「差別」的相對性。

他曾說過:「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拿馬來喻,凡是屬于馬這一類動物都包括在內,這就是「大同」;而其中黑馬、白馬、大馬、小馬等等又有差別,這就叫「小同」。

由此他得出了“萬物畢同”的結論,這樣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統一起來。

說到「合同異論」,就不能不提惠子的遍為萬物說,這是合同異論著的基礎。

據說當時在惠施與諸辯才于樹底下高談闊論時,有一名叫做「黃繚」的辯者曾提出一個問題,詢問惠施「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

惠施不假思索予以解答,且事后將這段回答記錄下來,即遍為萬物說。

事后惠施將這篇論著派人送往摯友莊子手中,美其名曰求斧正,實際無非就是向向莊子炫耀一下。

誰讓惠施這位“辯遍天下無敵手”的辯者,卻始終在莊子面前屢屢吃癟,幾乎沒有取勝的時候呢?

莊子在收到惠施的遍為萬物說后,去除糟粕,將惠子的十個命題保留了下來,即歷物十事,記載于莊子所著的天下篇。

歷物十事包括:

其一: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大到極點的東西已無外圍可言,稱之為‘大一’;小到極點的東西已無所包容,稱之為‘小一’。)

其二: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其三: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其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太陽剛剛正中就同時開始偏斜,各種物類剛剛產生就同時意味著已走向死亡。)

其五: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其六:南方無窮而有窮。

其七:今日適越而昔來。

今天到越國去又可以說成是昨天來到了越國。

其八:連環可解也。

連環本不可解但又可說是無時無刻不在銷解。

其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我知道天下的中心部位,可以說是在燕國的北邊也可說是在越國的南方。

其十: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廣泛地愛護各種物類,因為天地間本來就是沒有區別的整體。

名家的「名」,就是指概念。

比如說「正午」,它就是一個概念,當人報辰人喊出“正午了”這話時,其實就已經是下午了。

而接生婆喊出“孩子出生了”的時候,這個嬰兒其實已經在死亡了。

相比較晦深的道家思想,名家的學論讓莊子的弟子們感覺有趣,因為名家有許多有意思的辯論命題。

于是在莊子當日授業之后,諸子仍感覺意猶未盡,便在院內相互討論,討論名家提出的這些有趣的命題。

而讓莊子頗感驚訝的是,他的弟子蒙仲似乎真的能理解惠子的歷物十事的十個命題。

世上果然有如此聰慧之人么?

縱使是莊子,心中亦忍不住暗暗咋舌道。

而在旁的樂進甚至驚呼道:“阿仲,莫非你的才智竟在惠子之上么?”

莊子聞言皺了皺眉,不過卻并未表露,只是靜靜看著蒙仲,看看后者將如何回答。

而此時蒙仲便笑著說道:“昔日有兩個人試圖渡河,第一個過河的人最慢,花了許久才到對岸,而后一個人則只花了一半的時間,于是前一人便問道:你對這條河流熟悉么?

后一人搖頭說道:不熟悉。

前一人又問道:既然不熟悉,為何你只花了那么少的時間。

后一人便回答道:我之所以只花了那么少的時間,那是因為我是沿著你走過的路過河的。

……

我之所以能這么快看懂惠子的論著,是因為惠子已經把他的思想講地很透徹了。”

諸子恍然大悟,在旁靜靜觀瞧的莊子,亦微不可查地暗暗點了點頭。

此時的莊子,對蒙仲已有極大的好感與期待。

當日的授業結束后,諸子仍感覺意猶未盡,便拉著蒙仲到院內繼續辯論名家的那些命題。

樂進問蒙仲道:“卵有毛,何解?”

蒙仲毫不猶豫地答道:“卵(蛋)能孵禽,禽有毛,故卵有毛。”

向繚又問蒙仲道:“山有口,何解?”

蒙仲笑道:“山若無口,何來回響?”

樂續又問蒙仲道:“孤駒未嘗有母,何解?”

蒙仲回答道:“在小馬駒被稱作孤駒的那一刻起,它就沒有母親了。”

“火不熱,何解?”

“熱是人給予的定義,火自身并沒有‘熱’這個概念,是故,火不熱。”

“白狗黑,何解?”

“雖是白狗,難道我就不能給他取名「黑狗」么?甚至于,若我為其取名為「兔」,則它雖是狗,亦可喚之為兔。”

聽聞此言,諸子哈哈大笑。

在整整半個時辰里,諸子連續詢問蒙仲名家所提出的那些有趣的命題,但卻始終無法難倒蒙仲,這讓諸子心中暗暗稱奇。

而與此同時,莊子亦聽到了諸子在院內辯論的聲音,遂走到屋門口,靜靜觀瞧。

只見被諸子圍在當中的蒙仲,面色自若,侃侃而談,這讓莊子在一瞬間仿佛又看到了曾經的摯友惠子的影子。

本來莊子對蒙仲不驕不傲的性格暗暗有所贊譽,但看到這一幕,他不由地皺起了眉頭。

他覺得,若是他不做些什么,蒙仲這個天姿絕不亞于他與惠施的少年,可能就會逐漸步上惠施的后路,注重于辯,用言語去說服對方,而不是用真正的道理去使人心服口服。

難道我教授他惠施的思想,竟是一個錯誤么?

莊子皺著眉頭思忖了許久。

次日,莊子將蒙仲叫道跟前,在竹牌上寫道:雞三爪,何解?

這也是名家提出的命題,蒙仲毫不猶豫地說道:“雞有左爪與右爪,但它還有雞爪之說,是故,雞三爪。”

看著隱隱有些自得、甚至于仿佛在等待自己去贊譽他的弟子,莊子面色平靜地地竹牌上寫道:要使人相信「雞有二爪」,這十分容易,并且這也是事實;而要使人相信「雞有三爪」,十分困難,并且這也是虛假的。不知你要選擇容易的、真實的,還是要選擇困難的、虛假的?

蒙仲啞口無言,半響后才拱手說道:“學生受教了。”

此后,蒙仲再也不跟諸子辯論這些由名家提出來的“有趣”命題,而是踏踏實實地跟著莊子學習道、名兩家的論著。

直到該年的十月份,宋國發生了一件大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戰國大司馬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05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