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民國大文豪  >>  目錄 >> 第三百二十六章 作家的聯合國

第三百二十六章 作家的聯合國

作者:薪越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薪越 | 民國大文豪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民國大文豪 第三百二十六章 作家的聯合國

林子軒和丁聞江聯合署名的文章得到了不少人的響應。

他們大多是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不少國學研究者也表示支持,愿意出力。

但在社會上反響并不熱烈,民眾對文物的概念相當模糊,他們不認為文物能值什么錢,經文書卷還不如大洋在手里安穩。

所謂亂世黃金,盛世,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能夠活命已經不錯了,誰還管那些文物啊!

即便林子軒寫的《莫高窟》再煽情,把敦煌文化說的再精彩,也只能在學術圈子里引起反響,讀者并不怎么感興趣。

有些讀者看了之后心有所感,痛罵幾句,也做不了什么。

現實就是如此,國家衰弱,強盜欺凌。

圓明園都被搶掠一空了,莫高窟還能比圓明園重要,外國人想搶,那也沒辦法阻攔。

這是普通讀者的想法。

林子軒提出的敦煌文化在史學家那里得到了回應,一些學者準備到莫高窟考察來判斷莫高窟內文化的價值。

敦煌文化從1900年王道士發現藏經洞開始,已經過去了26年。

在這26年間,大批敦煌遺書和文物先后被外國探險隊捆載而去,分散于世界各地。

1909年,清廷學部獲悉敦煌石室文物流散消息后,電令甘肅藩司將剩余經卷運京保管,等運到京城只剩下八千多卷,隨后保存于京師圖書館。

除了經卷和文物,敦煌最有價值的便是洞窟內的壁畫了。

有西方學者把敦煌壁畫稱作是“墻壁上的圖書館”。

然而,這些壁畫在這段時期同樣慘遭損毀。

1921年,在蘇俄國內戰爭中失敗的數百名白匪軍逃竄到莫高窟,他們在壁畫上任意涂抹、刻畫,并在洞窟內燒炕做飯,致使大批壁畫被火燎煙熏。

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到莫高窟盜剝了大面積的壁畫。并掠走彩塑。

林子軒在文章中提出了保護敦煌文化的倡議,得到了國學界的支持。

其中以清華研究院導師陳寅格最為熱心,他寫文章支持林子軒提出的把敦煌文化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也就是“敦煌學”。

他認真研究了京師圖書館所藏的八千余卷敦煌寫本。提出了九個方面的研究價值。

他認為“敦煌學者,今日世界學術之新潮流也”。

并感嘆“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林子軒成為第一個提出“敦煌學”這個概念的人,陳寅格對此做出了界定和補充。

不過林子軒自己知道,和講解《紅樓夢》一樣。他只是按照后世的觀點照本宣科,陳寅格才是真正的國學大師。

所以,他寫信給陳寅格,不敢居功,并盛贊了那些研究敦煌文化的學者。

比如中國考古學家羅震玉可以說是敦煌學的奠基人,正是他上書清政府把莫高窟殘存的經卷運送到京城保存。

他早在1909年就發表了《敦煌石室書目及其發現之原始》和《莫高窟石室秘錄》。

在后世,中國學術界普遍認為,二十世紀的三大顯學分別是紅學,甲骨學和敦煌學。

其中,敦煌學成為一門國際性的顯學。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丁聞江的行動很快,中華文物救助會的批文下來了,說明這個機構是官方認可的民間機構,雖然嚴格意義上說孫傳方只是地方軍閥,并沒有被北洋政府認可。

目前,中國名義上的政府還是北洋政府,只是被張座霖等人霸占了。

丁聞江從財政劃撥了五萬元,林子軒同樣拿出五萬元,有了十萬大洋打底,中華文物救助會算是成立了。同時有八位上海各大院校的史學家加入進來。

有了錢就好辦事,比如可以資助學者到敦煌考察,可以派人到全國各地進行調查。

先把事情做起來,以后慢慢的完善。

林子軒以前不覺得。現在才發現錢真的不夠用,他有兩個基金會,一個是希望工程,加上這個救助文物,再多的錢都能用完。

看來還是要繼續賺錢,最好是賺外國人的錢。

他剛想到外國人。就收到了一封來自英國的信件,這封信來自英國的國際筆會。

這個筆會邀請林子軒加入,他的介紹人竟然是蕭伯納。

國際筆會,即國際詩人、劇作家、散文家、文學編輯和小說家的協會,成立于1921年,創始人是英國女作家道森司各特。

它的總部設在倫敦,第一任主席是英國作家約翰高爾斯華綏。

在后世,國際筆會被稱為作家的聯合國,在世界上99個國家里成立了141個分會。

它是一個世界性的非政治、非政府作家組織,享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A類地位。

其宗旨在促進世界各國作家間的友誼與智力合作,無論其政治或觀點如何,為言論自由而奮斗,并積極保護作家免受政治的壓迫。

蕭伯納是國際筆會的早期會員。

在1926年,國際筆會的成員以英國和法國的作家為主,還包括歐美其他國家的作家,亞洲作家極少。

林子軒之所以接到邀請,一個是蕭伯納的推薦,一個是《蠅王》這本小說在英國的暢銷。

《亂世佳人》和《麥田里的守望者》不怎么合英國人的口味,《蠅王》這種顛覆性的荒島文學讓英國讀者癡迷不已。

從而奠定了林子軒在歐美文學界的地位。

林子軒覺得這是好事情,他成為國際筆會的會員后,就可以在中國設立國際筆會的分會,更好的把中國作家介紹到國外去。

而且,國際筆會有資格向諾貝爾委員會推薦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他要做的就是填寫個人資料,把自己的作品郵寄過去,成為會員后爭取獲得推薦名額。

其實,以往的諾貝爾獲獎者也可以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比如蕭伯納。

只是林子軒覺得自己和他不熟,沒必要提出這個要求,還是依靠作品說話的好,否則會被人看輕,更何況候選人并不一定會得獎。

有些作家被提名無數次還是沒有得獎,他還年輕,以后多寫幾部名著,總能等到機會。

就這樣,林子軒成為第一個加入國際筆會的中國作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民國大文豪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