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十國千嬌  >>  目錄 >> 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

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

作者:西風緊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穿越爽文熱血爭霸 | 西風緊 | 十國千嬌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十國千嬌 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

顯德五年(958年)七月下旬,使節已經入秋,東京連日的驕陽晴天,氣溫依舊很高。饒是如此,清晨的風中已經帶來了秋的涼意,闊葉樹早早地飄蕩到風中的落葉,在風中回旋,更添幾分凄清的氣氛。

東京南面驛道上的十里長亭,此時有很多人在此逗留。

世間總帶著古代的人活動過的痕跡,比如這長亭。最先是秦漢的制度“十里一亭”遺留的東西,后來這種制度不復存在,但長亭又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楊柳、長亭,成為了送別的寓意被保留下來。郭紹轉頭看亭子外面,果然種著柳樹。

“馬隊已停止行軍。”一個小將在外面抱拳道。

李處耘轉頭道:“下馬休整。”那小將道:“得令。”

郭紹見李處耘器宇軒昂、得到兵權機會后躊躇滿志的舉止,心下又更放心了。郭紹覺得一個人越想要一樣東西、他就越容易得到……沒有原因,就是一種直覺。李處耘渴望樹立戰功、想要勝利,這是好兆頭。

郭紹從奴仆端著的木盤上端起一杯酒,周圍的幾個人,王樸、李谷、還有李處耘的女兒李圓兒都拿了一只酒杯,李處耘最后也端起來。

“這杯酒為李大帥踐行,我等在東京等候你的捷報傳來。”郭紹舉杯說道。

另外幾個人紛紛說道:“祝李將軍旗開得勝,早定武平。”

“借郭都點檢、諸位之吉言,本將此去,不破武平終不還!干!”李處耘中氣十足地大聲道。

“干!”大伙兒紛紛仰頭一飲而盡。連李圓兒也拿寬袖遮住嘴唇,喝了一杯酒,她把酒杯放下,說道:“父親出國門打仗,定要謹慎當心。”

李處耘道:“放心,老夫不會有事。”

郭紹側目看驛道上的馬兵,約兩百騎將士在還沒散去的塵埃之中等著,李處耘此去的近衛侍衛,連大軍都不用帶。到江陵府去調兵就是,水陸都是齊的。

“剛得到消息,南唐國主已經聽從了朝廷的旨意,把武昌節鎮的林仁肇調回金陵了。”郭紹說道,心想我只能幫你到這里了,具體怎么打還得靠李處耘實地決斷。

王樸道:“李將軍在水上不會被南唐軍威脅,渡江容易。”

李處耘聽罷哈哈大笑:“如此說來,南唐國新君是個軟柿子,禁不起拿捏!朝廷定鼎江南指日可待,今我就為郭都點檢前驅,先拿周行逢動手,此戰勝券在握,諸公且等我消息,兩月之內傳回捷報。”

李處耘笑起來,長長的鬢毛和一嘴的大胡子自抖,聲如洪鐘仿佛要把亭子都震動了一般。他長得也是又高又魁梧,郭紹再次產生一種錯覺,如果拿紅顏料把他的臉染紅,可以裝作是關公,因為神廟里的關公也是長鬢、大胡子,長得又高又壯。

站在郭紹身邊的李圓兒卻生得圓潤白凈,自然不像李處耘那般長了濃密的大胡子。不過只有郭紹知道,其實李圓兒還是很像李處耘,只不過外人瞧不出來。

“攻打周行逢沒有時限,不過還是希望李公在做外公之前能返回東京。”郭紹笑道。李處耘看了一眼李圓兒,她的身孕現在還完全看不出來,便笑道:“那太容易了。”

眾人又談論一番,李處耘便抱拳道:“郭都點檢、諸位同僚請留步,老夫要啟程了。”

長亭內郭紹等人又是抱拳作拜,李處耘回禮大步走出亭子,翻身上馬,又對李圓兒這便揮了揮手,大喊道:“動身!”

驛道上隆隆的馬蹄聲漸漸響起,李處耘的身影也很快消失在土路上彌天的塵土之中。等馬隊遠去,一行人才離開長亭,向停在驛道上的車馬走去。

郭紹親手撩開一輛馬車后面的簾子,扶著李圓兒上去。眾人見狀紛紛側目,此時的習慣、高位者當然不會對婦人那么有風度,于是郭紹的行為便顯得有點不合時宜,不過大伙兒一想到這個女子是剛走的李處耘的女兒,或許就大概想得通了。眾目睽睽之下,李圓兒的臉頰也是微微一紅。

“慢點。”郭紹又不忘問一句,“乘車暈嗎?”

“阿郎,我不暈。”李圓兒望著他輕輕搖頭,然后才放下簾子遮住馬車入口。郭紹下意識想起一件事,古代的馬車輪子是木頭的,車輛底板也是簡陋的木板,完全沒有減震一說,馬車在驛道上顛簸得厲害,但還沒見過暈車的人,著實有點奇怪。

婦人乘車,別的人都騎馬一路返回東京城。

前后都是馬兵侍衛,三騎在馬車前面并排而行,郭紹在中間,左側王樸、右側李谷,兩個都是文官。一眾人騎馬走得比較慢,因為馬車跑得快了更顛。郭紹便向左邊轉頭隨口說道:“周行逢在大江南岸,咱們對他動手,圖謀顯然就是南唐國。南唐國君臣不會猜不到,卻聽從了咱們的意思,這么快就調離林仁肇,我著實沒料到。當初建議太后下旨派使節前去,本也沒抱太大的希望。”

王樸摸著下巴的稀疏胡須,淡然道:“南唐國主此舉,實非高明。不過他們要下定決心與大周開戰,也確非易事,江南人可能還心存僥幸觀望,畢竟咱們還沒正大光明要進攻南唐。”

他頓了頓,轉頭又道:“先拖延一些時間對我們有利。南唐國既如此應對,老夫以為,派遣使者去吳越國聯絡他們合攻金陵的事,可以暫緩,以盡可能地麻痹南唐國。”

郭紹點頭稱是。

王樸見自己的話得到認同,當下又繼續說道:“蜀國那邊,派遣的武將、官吏一定要謹慎。我國今年方下蜀國,又能立刻部署對南唐國用兵,是蜀國易主后太平無事之故,否則要拖累我后方。”

“王使君年初寫給我的信,我詳細讀過,深為認同。”郭紹道。

王樸聽罷目光增加了一些光彩:“郭都點檢能有此見識,不枉你我好友一場。”

郭紹笑道:“能讓王使君當作好友,我實在是高興得很……請王使君賜教,咱們治理蜀國的理念。”

“理念?”王樸微微皺眉。

郭紹忙道:“便是一種方略,大方向、真實的態度。”

王樸點點頭,說道:“就幾個字,維持原狀。”他頓了頓又解釋道,“蜀國士庶原來怎么過,現在也那么過。大部分人的財產沒有被掠奪,最窮困的人不會面臨餓死的災難,他們就不會鋌而走險……切勿為了眼前的一點好處,對蜀國敲骨吸髓。比如鹽政,如果照中原的做法,一斤官鹽五十文到二百文,猛然在蜀國施行,蜀人感受差異太大,必然民怨四起。”

“鹽價那么貴,光這一項果然稱得上敲骨吸髓了。”郭紹小聲道。

郭紹最落魄的時候也不是這個時代最窮的人,畢竟是身強力壯的青壯,但他曾在市井過活,比較了解百姓的日子。一文錢的購買力大概相當于現代的一塊錢,但此時的一般百姓收入很低,一斤鹽就加派最少幾十文負擔,是非常沉重的;而且不止這一項,還有各種古今常見的苛捐雜稅,如同唐朝苛政猛如虎的感嘆。

他說道:“中原地區的負擔太沉重,一視同仁的策略只有將來削減中原的賦稅;而不是將中原的辦法照搬到新攻取之地。”

王樸道:“郭都點檢所言極是,這也是年初我病重時、忍不住要給你寫封信的緣故。朝中確實存在一些出身高門大戶的士大夫,十指不沾泥,開口便是何不食肉糜,咱們必不能讓太后聽信這些人的胡話。”

郭紹抱拳道:“王使君一席忠言,我定在太后跟前與王使君的言論相互呼應。不過國策方略應從長計議,不敢急進,王公之‘維持原狀’的話頗有見解,確應因時制宜慢慢調整,權宜之計也不能輕視。”

王樸不動聲色看了一眼騎著馬只聽不說話的李谷,說道:“老夫是樞密使,不管政務,隨便對朝政指手畫腳,別人會說老夫狗拿耗子。李相公是政事堂的人、與郭都點檢交情那么好,何不找個時間,咱們三人坐坐,看能不能說到一塊兒?”

王樸此人說話總是有點刺耳,實在不知道為什么,大概是說話方式太直接的原因。比如“李相公和郭都點檢交情那么好”這樣的話,著實不太中聽。

郭紹不吭聲,微微側首看向李谷。

李谷總算開口道:“王使君年初寫給郭都點檢的信,寫的是什么?我不知道二位曾經談論過什么內容,聽得一頭霧水,因此剛才不敢輕易妄言也。”

王樸道:“信在郭都點檢手上,隨你處置。”

“就明天下午怎樣?到我府上飲盞粗茶。”郭紹干脆地說道,他是個比較爽快的人,想到什么直接就干。二人聽罷都說明天下午沒有要緊的事。郭紹又尋思了一下,王溥還在蜀國,不然他還想拉王溥入伙、參與這次政見的商量。他便道,“還有兩個人,一個是太常寺少卿左攸,一個是開封府左廳推官黃炳廉。”

王樸立刻說道:“左攸是郭將軍的幕僚,老夫倒是想得通……”

郭紹的額上微微一黑,幕僚什么的,他覺得還是不用明說的好……但王樸就那性子,實在無奈只有忍了。最主要是郭紹現在有恃無恐,壓根不怕任何人說他結黨,結黨就結黨,能把他怎地?

又聽得王樸道:“那黃炳廉我也認識,一個斷案的刑官,與他有甚好談的?”

郭紹道:“我覺得此人頗有見識,挺靠得住,大伙兒相互結交一番也是無妨。”

(啟蒙書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十國千嬌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303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