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漢魏文魁  >>  目錄 >> 第二十六章、老成謀國

第二十六章、老成謀國

作者:赤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赤軍 | 漢魏文魁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漢魏文魁 第二十六章、老成謀國

應劭字仲瑗,也是漢末著名的學問家,但他的專長不在于經學,而主要是法律和禮儀。他曾經撰寫過《漢官儀禮》、《律略》、《中漢輯序》等書,還寫成博物志《風俗通義》——“建安七子”的應玚應德璉就是應劭的侄子,是勛心說我怎么只念叨過應玚,倒把應劭給忘了呢?!

在原本的歷史上,應劭擔任泰山太守的時候,奉了曹操之命,以迎曹嵩和曹德,然后不管那倆到底是怎么死的,要么得算應劭迎奉不及時,要么是在他轄區內(雖然已被臧霸等徐州軍占據)出的事兒,總之他都逃不脫責任,因而恐慌之下,就北投袁紹去了,后來死在鄴城。但在這一條時間線上,因為是勛護住了曹氏父子,所以應劭還老老實實地繼續做他的泰山太守。即便呂布亂兗,因為泰山郡位置過于偏東,所以受到的波及不大,事后曹操只是行文責備應劭坐觀成敗而已,也沒有免除他的職務。

是勛就此把這位應仲瑗先生給拋在了腦后——他這回經過泰山到青州去,壓根兒沒進郡治奉高,所以也沒想起來——直到這回鄭玄提出此人之名,是勛才趕緊伏身叩拜:“不能使遺賢列于朝堂,輔弼天子,勛之過也!”

說應劭是“遺賢”,其實這話不大準確,因為他好歹出仕為二千石,就不算在野。但是應劭年歲不小了,又沒有什么軍務方面的干才,一直把他放在緊鄰青州的泰山郡。直面袁譚勢力,實在不算是多好的選擇。而應劭在原本的歷史上。曾經在鄴城制定《漢儀》、《漢宮禮儀故事》,上呈獻帝,可以說對許昌小朝廷的新建和制度化,是起了一定作用的——那才是他真正的長處。所以把應劭放在泰山為守,可以說很沒用,要是把他引入朝中,那才叫有用哪。

是勛因此而向鄭玄致歉。鄭玄微微一笑:“都中君子,都見不及此。非宏輔之過也。”是勛趕緊趁機拍馬屁:“是以勛才急迎先生入許,唯先生有此識見也。”

于是過了幾天,一行人進入奉高城,應劭出城相迎,與鄭玄相談甚歡。鄭玄許諾說等我到了許都,就推薦你入朝,朝廷一應禮儀制度。還要請你多費心。至于是勛的成果,就是得應劭送了一套《風俗通義》的抄本,這書主要考證歷代名物制度、風俗和傳聞,夾雜了很多神話傳說,比經書可要有趣多了。

只可惜,每晚臨睡前還要聽鄭玄講課。就沒空看這種“閑書”……

又數日到了鄄城,曹德出城相迎,鄭玄暫歇三日。是勛趁機就跑了趟自家莊院,接上管亥父女和小嬰兒是復,跟隨著一起南下——至于那處莊院。就交給了單父令寧可推薦的一位門客打理。

是勛這趟出差路途挺遠,時間挺長。來回兩個多月,四月初才始返回許都。入城的前一晚,吳質趕來相迎,并且告訴是勛:“您交待的事情,小人都已經辦妥當了。”

是勛打定了把妾侍、孩子接回許都的主意以后,就給吳質寫信,吳質按照他所說的,在許昌郊外購買了一處莊院、田產,作為管氏父女、祖孫的居所。就是勛本人而言,當然希望老婆、孩子都能聚在一處,但他一直沒機會彌合曹淼和管巳之間的矛盾,如今曹淼身懷有孕,懷孕中的女人情緒最不穩定,最容易受刺激,所以嘛——還是先分著過,以后再想辦法吧。

翌日來到許昌城外,曹操等三公親自郊迎鄭玄,隨即鄭玄上殿謁見天子劉協。劉協大喜,翌日便召來是勛,嘉勉其功——也就只嘴上夸夸罷了,說賞賜吧,他手頭沒錢,說升官吧,他沒這個權力。

根據鄭玄和是勛的上奏,召應劭入朝為太常,改任劉延為泰山太守。曹操赦免徐翕之罪,任為山陽太守——是勛心說我跟曹操推薦的人里面,大概就這位最沒用,算是個添頭。

至于鄭玄帶來的那數百弟子,朝廷下詔,任命郗慮為侍中,劉琰為中郎,許慈、王經、任嘏等十二人為五經博士,余者三成入太學讀書,七成由各府征辟為吏。許昌朝廷初建,官吏缺額非常嚴重,即便兗、豫士人倒履來投,也填不滿這個龐大的官僚系統,如今鄭門弟子一來,倒是補充了很多公務員崗位。

曹操因此夸獎是勛:“宏輔一行,遂使朝堂充盈,群賢畢集,功莫大焉。”

但是是勛沒有想到,隔了沒多久,鄭玄就在朝堂上當面頂撞起了曹操。

緣起曹操靜急思動,上奏要再征淮南,一舉解決袁術的問題。鄭玄當朝質問:“袁公路何罪,而公欲伐之?”曹操聽了這話就是一愣,心說我跟袁術掐架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大家伙兒都是為了爭地盤兒、搶人口,還真沒給他好好地定過罪名。當然這話不能公開說,他只好絞盡腦汁地思考,最后說:“袁術四世三公之后,而不思盡忠報效,前在南陽,侵伐荊州劉表,后遷淮南,使孫策攻揚州劉繇,豈非罪歟?”

鄭玄搖頭:“南陽往事,昔日不申其罪,今日無可再言。淮南之事,公既授拜孫策,安能再罪袁術?”孫策要是沒罪,袁術怎能算有罪呢?

曹操聞言,不禁沉下臉來,瞟一眼排位挺靠后的是勛,心說這就是你給我找來的拉攏天下士人的大旗?這旗是豎起來了,奈何他不肯跟我走啊。是勛沒有辦法,只好站出來幫曹操說話:“天子既遷都定許,所在不遠,而袁術不輸賦稅,不貢方物,是其罪也。”不行職貢就是不敬天子,不敬天子自然應該征伐。

鄭玄一舉笏板,朝向劉協:“請天子下詔,以此責問袁術,并征其入朝,倘其不行,則可明大義于天下,再伐不遲。”

曹操一聽,原來你不是反對打袁術,你老先生是想要維護朝廷的權威,先敲定了袁術的罪狀再去打他——雖然有點兒死板,太過執著于程序正義了,好歹不是故意拆我的臺。想到這里,面色微霽:“吾料袁術必不應征……”開玩笑,讓袁術放下軍隊孤身到許都來?殺了誰他也不肯干啊——“可先整備糧秣、物資,待申明其罪后,即可與伐。”

誰料到鄭玄還有話說:“天子新遷都許,城堞才完、宮室粗建,太學尚未竣工,倘若南征,錢糧何來?”曹操心說你大司農管著國家財政呢,有多少錢糧,夠不夠打仗,你還不清楚嗎?——“月前荊州劉表、冀州袁紹、河內張揚、南陽張繡等皆有糧秣送到,以資王室,豈不可用?”

鄭玄反駁道:“古者春夏不征,以便農也。今朝廷雖有糧秣,淮南卻無,所行之處,行將田地荒蕪,百姓流離。淮南雖為袁術治下,豈非大漢之民耶?使淮南廢農,與國何益,與民何德?”

是勛心說您老先生這就有點兒過分了,說起打仗,我雖然也是二把刀,倒是比你更熟悉一點兒,當即答復道:“朝廷有糧而淮南無糧,以有糧對無糧,伐則必取。若待淮南亦有糧時,則戰無必勝之算,敵有頑抗之心,遷延日久,死亡必多。況,袁術在淮南橫征暴斂,百姓困窮,即便有糧,乃術所有,非民所有也。取淮南而早興耕織,與國為益,除暴虐而撫以王道,與民為德。”

鄭玄捋須微笑:“是少府能見及此,亦不負為王臣也。”轉過頭去再奏劉協:“臣請將庫藏糧秣,一半輸軍,一半暫留,以待戰后賑濟淮南之民。”

聽了這話,曹操和是勛全都大舒了一口氣,心說你老先生拐彎抹角的,原來是這個主張——早說呀!其實鄭玄并不反對戰爭,他的理想是要重振漢室,復歸一統,又不是讀書讀呆了的貨色,也不會妄想光靠著德行而不靠打仗就能達成這一宏偉目標。他是要提醒曹操,你如今奉天子而行,就必須得發動“義戰”,一要把握大義名分,二要多為百姓考慮——統一戰爭中可能受到波及、傷害的那些老百姓,可也全都是大漢子民呀!

從朝堂上退下來以后,是勛就問鄭玄,說您要是有啥主張就直接提吧,干嘛非要跟曹司空針鋒相對,差點兒鬧出誤會來?鄭玄輕輕搖頭:“曹公若公而無私,必不會誤會老夫;若有私弊,則老夫以此警示也。”是勛心說公私之間,哪兒能分得那么清楚?純忠之人,從來就沒有好下場啊——可能王修例外。但是他知道勸不服老頭兒,只好假模假式地鞠躬如也:“先生教訓得是,弟子受教。”

回過頭來又去找曹操,轉達了鄭玄對自己所說的話。曹操捋須沉吟了好半天,才喟然長嘆道:“鄭康成真老成謀國之士也。”是勛心說你這斷然不是真話……或者不是完全的真話。不過你放心,倘若我的記憶沒有錯,鄭玄也活不了幾年啦,你以后再想找這種束手縛腳的道學家,恐怕都找不到……嗯,也說不定日后的荀彧還會接鄭玄的班兒。

當然啦,鄭玄不會這就翹辮子,但是是勛沒有想到——也是他沒記清楚——朝廷的詔書下到泰山,應劭卻因病而不能應召,然后沒隔倆月,竟然就此掛了。臨終前,應劭向朝廷獻上《漢儀》和《漢宮禮儀故事》,這倒是和原本的歷史相同。

(千里共嬋娟之卷六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漢魏文魁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0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