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貞觀攻略  >>  目錄 >> 八百一十五 換帥

八百一十五 換帥

作者:御炎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御炎 | 貞觀攻略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貞觀攻略 八百一十五 換帥

尊敬的書迷們!派小說paitxt將為您帶來更多的那種始料不及的觸及心靈的震撼書籍,請注意休息!正如李先生所預料的,地方實力派聯軍就算是有著同樣強大的敵人作為目標,也一樣不會完的精誠合作,在面對成功的時候爭功,在面對失敗的時候互相推諉,若是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國家作為后盾的話這種行為勉強還能補救,但是事已至此,高句麗作為統一的國家已經名存實亡,還這樣做,那么除了失敗,只有失敗了。

南路軍方面,在泉蓋蘇文孤注一擲的決定下,抽調了剩下的可以抽調的大兵力三萬人馳援,會合原來駐守的三萬軍隊,以五萬人的強大兵力力出擊,一舉擊破了南路的實力派聯軍,一下子掃蕩了整個大同江中段地區的聯軍,搶占土地數,獲取了糧食軍械和俘虜數,大大加強了軍力和實力,直接威脅到了聯軍的大本營。

北路聯軍的情況和南路聯軍的情況如出一轍,泉蓋蘇文派去送消息的人死了,消息被發現了,大半夜的,北路聯軍大營不顧一切的開始了大戰,一個實力派人物被其他所有人圍攻,岌岌可危,正在此時,泉蓋蘇文親自率兵突擊北路聯軍大營,一舉擊破之,火燒連營,斬殺聯軍兩萬多人,俘虜三萬多人。

地方實力派里面三個人被生擒后斬首,兩個人被陣斬,其余六個人僅僅帶著本部親衛逃竄,作為統帥的齊將軍被泉蓋蘇文手下的一名將領以弓箭射傷,箭上有毒,齊將軍三日之后毒發身亡,至此,當初大敗泉蓋蘇文挽救危局的三將軍部陣亡。

而那個倒霉的地方實力派則投降了,雖然知道了這是泉蓋蘇文的計策,但是所謂“自己人”對付起自己來加兇狠。比泉蓋蘇文還要兇狠,于是這位地方實力派直接帶著僅剩的一千多手下投入了泉蓋蘇文麾下,協助泉蓋蘇文追擊聯軍。又攻取了大片的土地,直接把聯軍陣營壓迫在東部的大約高句麗原有領土的五分之一的區域里面。

這是第三次討逆戰爭。泉蓋蘇文一掃前兩次的失敗傾頹,南北兩路軍隊各自獲得了巨大勝利,就像兩把尖刀被一個人抓在手里,狠狠的威脅著那個脆弱不堪的敵人,泉蓋蘇文此時的南北兩路軍隊已經達到了十萬人,總兵力達到了十六萬人,還有數以萬計的俘虜和多的難民,是當之愧的高句麗第一大軍閥。

就在泉蓋蘇文準備對已經衰弱至極的其余十幾個地方實力派進行后的掃蕩的時候。貞觀十年三月二十七日,羅北伐軍統帥宋謙果斷出兵從大同江中段北渡大同江,一舉打入泉蓋蘇文南路軍的糧道之中,當場繳獲了泉蓋蘇文南路軍的一個月的糧食,殲運輸護衛軍,接著兵分兩路,一路往南路軍前線而去,準備偷襲南路軍,一路往泉蓋蘇文老巢而去,準備攻打泉蓋蘇文的南部領土。從北面把大同江防御軍團吃掉。

宋謙親自率領左路軍,準備親自指揮吃掉大同江防御軍團的戰斗,而對付南路軍主力的則是他的副將崔永。而此時論是南路軍還是大同江防御兵團或者是泉蓋蘇文本人都不知道羅北伐軍已經渡過了大同江并且展開行動的消息,所以他們什么也沒有做,泉蓋蘇文還在指揮殲滅戰役,留守安市城的將軍也并不知道羅人的動向。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宋謙連著攻破了七八座城池,大同江防線已經近在眼前,而且消息還沒有傳到泉蓋蘇文一方的耳朵里面,南路軍被羅右路軍趁夜偷襲,而且已經缺糧好幾日。兵戰力,被一舉殲滅。戰死溺死投降數,殲滅了南路軍之后。羅北伐軍右路軍繼續順著泉蓋蘇文南路軍的路線,準備攻打高句麗的東部地方實力派領地。

貞觀十年四月七日,安市城守將終于得到了來自于大同江防御兵團潰兵的情報,得知了羅大軍已經徹底消滅了大同江兵團剩下的一萬人的兵馬,而且是從北面攻打來的,不是從南面渡江而來的,守將大驚失色之下立刻派人聯絡泉蓋蘇文,然后抽調防備唐軍的一萬兵馬火速回援安市城,準備守城戰役。

貞觀十年四月十日,羅北伐軍在統帥宋謙的帶領下攻破了安市城南部后一道防線,殲滅泉蓋蘇文軍三千,終于兵臨安市城下,而此時右路軍也接到了來自于宋謙的消息,命令他們停止進軍,就地駐守,派兵回援安市城下,安市城太過堅固,沒有足夠的兵力難以貢獻,泉蓋蘇文的老巢就在這里,如果不把安市城拿下,會非常危險。

不過就在這個關卡上,宋謙犯了一個大錯誤,他雖然認為安市城非常難以攻打,但是他顯然并沒有認為安市城太過難以攻打,雖然此時的城主已經不是當初的楊萬春,可是被泉蓋蘇文委任的城主顯然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連戰連勝帶給了宋謙絕對的自信,使得他有些驕傲起來,放在其他地方或許并不嚴重,可是在安市城下,這卻是致命的。

沒有等到援軍三萬人支援,宋謙就組織了麾下的五萬多軍隊以繳獲的攻城武器對安市城展開了強攻,但是泉蓋蘇文雖然抽調了大量的軍隊離開安市城,并且這部分軍隊數萬人被羅軍隊殲滅,但是安市城本身的人口數量和預備軍隊的數量就不少,只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配額了所以這些壯丁沒有被招募入軍隊,但是如今情況緊急,安市城主立刻下令壯丁入伍。

足足四萬人的壯丁被強征入伍,以簡陋的武器上城墻抵抗羅軍隊,安市城主為了鍛煉這些人,使他們盡的強大起來,下令每一天上城墻一萬人,只有扛過了一天之后活下來的人才可以擁有鐵制武器,而剛開始上城墻的壯丁只有木質武器或者是竹尖之類的,要不然就想辦法活下來,要不然就搶奪羅人的武器,除了部分正規軍確保城墻安之外,這些壯丁承擔了絕大部分的戰斗職責。

所以安市城的守衛兵馬并不少。歷史上大唐精兵猛攻安市城不下,而羅軍隊如何能與大唐精兵相提并論?所以,很明顯的。宋謙受挫了,連著三天攻城損兵折將。兵馬損失巨大,看著累累的尸體和士兵低沉的士氣,宋謙怎么可以按耐住自己暴躁的心情?失去了冷靜的宋謙決定親自上戰場督戰,不顧危險的親臨第一線鼓舞士氣,結果……

一支冷箭射中了宋謙的額頭,深深的插了進去,宋謙頓時陷入昏迷,羅軍隊主帥受傷昏迷。頓時混亂起來,而城內的高句麗軍主將城主立刻下令開城門出擊,羅軍隊頓時大敗,主將昏迷法指揮,羅軍隊得不到指揮,被沖亂了,若不是另一名副將帶著三萬援軍及時趕到救下了宋謙,羅軍隊的覆滅將法逆轉。

副將雖然使得高句麗軍隊成功退回了城內,但是宋謙的昏迷卻讓他也六神主,萬般奈之下。他只得下令軍集合,南渡大同江退回大本營,然后遣人回報朝廷。言主將重傷昏迷,大軍不得已退回大同江以南,攻取的領土不得已部放棄,以保證軍隊之完整,十萬北伐軍如今得以保七萬六千余人。

泉蓋蘇文得知羅人北伐的消息并且消滅了南路軍之后,嚇得面色慘白,立刻停止了北方戰役,留下軍隊固守已經得到的領土之后,立刻率軍趕回。一路上還不斷地祈禱大本營不要丟失,結果行軍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接到了信使的來報,安市城任城主率軍挫敗了羅北伐軍的攻擊。并且以弓箭重傷羅軍主帥,羅軍已經部退卻回了大同江以南地區。

泉蓋蘇文這大悲大喜之下還有些不太相信,緊趕慢趕的趕回了安市城下才終于發現這是真的,一場激烈的戰斗曾經在安市城下展開,還有部分沒有收斂完畢的羅人的尸體,告訴泉蓋蘇文他委任的安市城主沒有給他丟臉,沒有辜負他的期望,而是把安市城守住了,還順便把羅主將給干掉了。

大喜之下泉蓋蘇文立刻升了他的官職,但是隨之而來的糟糕情況也讓他非常的奈,南路軍五萬人和南部守軍以及大同江防御兵團整整八萬人的兵力,僅僅只剩下了兩萬多殘軍,兵力的嚴重缺失讓他覺得相當的苦惱,不得已停下了第三次的討逆戰爭,重發展自己,準備兵力,重建南路軍和大同江防御兵團,以及重建對唐軍的防御體系。

第三次討逆戰爭就此終結了,相比較前兩次的失敗,這第三次泉蓋蘇文實在是沒有輸在了高句麗其他的地方實力派手上,而是輸在了羅北伐軍的突襲上,而且還是并不知道的情況下,不過特別的地方還是在于高句麗軍把羅北伐軍的第二任主帥給射成重傷,而且并不意外的就是,宋謙果斷在幾日后傷重而死。

第一任主帥死于病,第二任主帥死于傷,羅軍隊雖然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可是兩任主帥接連喪命,對于羅人而言,不是什么很值得稱贊的事情,不過相比之宋謙而言,第一任主帥好歹打下了大同江以南的高句麗領土,宋謙雖然消滅了高句麗南路軍和大同江防御兵團,卻在安市城下折戟沉沙,自己喪命不說,還把之前的優勢部喪失,使得羅北伐軍不得不再一次退卻回原點。

當然,高句麗也沒有什么好處可以得到,損兵折將不說,還丟掉了整個南部的領土,第三次討逆戰爭的成果也損失了大半,不過暫時穩定住了羅戰線之后,只好繼續征兵沖入軍隊,做那引鴆止渴的事情。

羅第二任主帥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戰績,但是自己一個不小心傷重而死,所有的成果化為烏有,善德女王也不知道是該如何認為這件事情,但是惱怒是肯定有的,并且越來越惱怒,極其惱怒之下,下令繼續增兵三萬,將北伐軍兵力補足,而且作為后的賭注,將國內如今具有名望的年輕將領金庾信任命為一任主帥。

金庾信接到任命之后,即刻準備赴任,作為羅花郎道的“國仙”,即羅勇武善戰的勇士,金庾信不僅血統高貴,而且極具用兵才能,被譽為明日之星,并且另一個時空中終聯合唐軍消滅掉高句麗的就是此人,連這兩任主帥喪命,羅人士氣低沉之際,金庾信被任命為第三任主帥,可謂是責任重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貞觀攻略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80374